首页 > 文史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环美飞行为中国抗日战争筹集资金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当世界战争硝烟弥漫时,三位年轻美丽的中国女性颜雅清、李霞卿和郑汉英突破禁忌,以非凡的勇气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在日本侵华期间,他们在北美和南美进行了大量的飞行表演,筹集抗日资金来救助难民;到处巡回演讲,告诉西方世界中国儿童强烈的抗日爱国主义。她们的美貌与勇气,打破传统,追求女性独立解放的精神,在亚洲和西方世界引起轰动。

帕蒂·哥莉莉,加拿大女作家(Patti Gully)通过大量的研究,我花了七年时间写了《飞天名媛》(Sisters of Heaven)它重现了这段几乎被世界遗忘的历史。这本书是了解中国现代航空史的难得文本,尤其是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的生活。

计划海外筹款

在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和国家财政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中国只有一个渠道来筹集救济资金,即海外捐赠。此时,燕雅清在国外,有很多有影响力的朋友,完全有条件帮助筹集这些宝贵的资金。很快,她和著名的女飞行员李霞清一起开展了筹款活动。

一九三八年十月底,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的李霞卿抵达旧金山,颜雅清的飞行训练即将结束。1939年新年伊始,李霞卿飞往纽约与颜雅清会面,两人一起讨论了一个周密、雄心勃勃的筹款计划。两名女性决定驾驶一架轻型飞机在环美筹款飞行。计划总飞行里程超过1.5万英里,耗时数月。虽然飞行艰难而危险,但他们的飞行壮举将极大地有助于宣传中国人民战争的痛苦,并为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同情和援助。

[img]828617[/img]

此外,最重要的是,如果长途环美飞行可以阻止美国向日本出售燃料、钢铁和其他用于制造侵华武器的原材料,他们也会认为这次冒险是值得的和成功的。他们也可以警告美国,正如颜雅清之前警告的那样,日本军国主义永远不会满足于只以远东为军事目标。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太平洋沿岸国家,总有一天会不可避免地落入法西斯的铁蹄之下。为了争取美国社会的支持和援助,重庆国民政府多次派使团赴美,但收效甚微。颜雅清和李霞卿满怀信心地希望通过这种巡回飞行方式唤起更多美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关心。

环美飞行安排得像部署战斗的将军一样

就像部署战斗的将军一样,颜雅清和李霞卿对环美募捐飞行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规划。他们起草了整个旅程的路线,确定了要飞行的城市,配备了导航图,并计算了一口气安全飞行的距离。他们还预计到达和离开主要城市的时间,并联系当地的中国救济组织(此时,中国的救济组织几乎遍布美国城市),在他们到达之前预订演讲礼堂和组织观众。由于李霞卿有更丰富的飞行经验,她于1936年在中国从上海到湛江、北平到成都进行了两次长途飞行。这一次,她将承担更艰巨的飞行任务。她的足迹几乎遍布美国各州,总飞行距离超过1万英里,持续了大约半年,直到明年6月中旬才结束。颜雅清的飞行距离相对较短,总长约6500英里,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虽然里程很短,但有更多的城市需要飞行。1939年7月底,颜雅清估计将于1939年7月底完成筹款飞行任务。

两人各自准备了许多分发媒体的宣传海报。在海报中,李霞卿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颜雅清也被称为“中国的艾米莉娅·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为确保筹款飞行和演讲活动的圆满成功,两人还赢得了几位美国知名人士的赞助和支持。赞助筹款飞行的是著名人物,包括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子小西奥多·罗斯福中校(Col. Theodore Roosevelt Jr。)及其妻子、著名残疾教育家海伦·凯勒、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的妻子朱学勤、时任中国驻法大使顾伟军的妻子黄惠兰等。

空中冒险之旅开始了

1939年3月23日上午,颜雅清和李霞卿兴高采烈地抵达纽约的弗洛伊德·班尼特机场(Floyd Bennett Field)。一切准备就绪,他们伟大的环美募捐飞行之旅即将开始。此时,只有一架飞机到位,即史汀生·瑞连特Stinson Reliant SR-9B(NC-17174)型号单翼机。这架赞助给李霞卿的飞机停在停机坪上,刚涂上黄边的红色机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火龙一样。这架名为“新中国精神”的单翼轻型机器的外部涂层非常大胆和前卫。飞机的舱门和机翼都涂上了鲜艳的颜色,反映了两位充满爱国热情的中国现代女性为抗日救国而进行的伟大冒险之旅的无畏精神和勇气。

与刚毕业的颜雅清相比,李霞清的飞行经验自然要丰富得多。当只有一架飞机到位时,为了表达对飞行伙伴的尊重和信任,李霞清要求颜雅清驾驶,并坐在副驾驶座上。颜雅清为了抗日战争筹款四处奔波,再加上对家乡亲人的担忧,现在瘦了不少。对于第一站的飞行,他们没有刻意打扮,而是穿着便装。李霞卿穿着裤子和中长外套,颜雅清穿着平时穿的飞行服──短夹克、头盔、丝巾、带毛领的风镜。颜雅清加大油门,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然后在蓝天上腾空起飞。他们的冒险开始了。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环美飞行为中国抗日战争筹集资金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环美飞行为中国抗日战争筹集资金

,,

  • 那些从未忘记的岁月:抗日战争老兵成甲子的风雨人生
  •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万平县进行搜查,被中国守军第29军拒绝...

  • 国军士兵死亡宣言系列集: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 [img]128103[/img] 国军战士 1、寸性奇1895英寸~194、腾冲人,陆军12师少将师长。“枪在手,剑在腰,济则为国争光,...

  • 抗日英烈汉斯·希伯:左手拿笔,右手拿枪
  • [img]128122[/img] 记者、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1897-1941)。 他是一名“为国际主义奔赴欧亚”的记者,也是一名“为日寇血...

  • 揭露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战争:抗日战争前已在中国收集情报70年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的开始。日本花了70年时间在中国各地收集信息,直到它发动战争。” 此...

  • 抗战期间,上海发现了一个碉堡群 监测交通所的建设
  • 在新邦镇鲁兴村的一个偏远地方,他发现还有一个完整的日本侵略者建造了掩体。专家认为,这个掩体是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期间...

  • 为什么中国抗日战争大刀上有两个凹槽?用于放血吗?
  • 据大多数人所知,刀上的血槽是为了放血而留的,这意味着拔刀时,由于血液粘度和张力,刀片接触面会产生负压,或者刀片会被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