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邦镇鲁兴村的一个偏远地方,他发现还有一个完整的日本侵略者建造了掩体。专家认为,这个掩体是日本侵略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建造的,以监测铁路和水路枢纽。下一步,松江区文化广播局将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保护工作。
8月13日是“八一三”松湖抗日战争79周年。过去,在老沪杭铁路沿线,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日本侵略者建造的几十个碉堡。现在,只剩下一个,位于上海松江张庄公路沿线,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热情的市民赵先生打电话给松江文化广播局,说在新邦镇鲁兴村的一个偏远地方,他发现有一个完整的碉堡;这是真的吗?记者跟随赵先生和博物馆的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
[img]815241[/img]
在赵先生的指导下,记者来到上海市松江区新邦镇鲁兴村。在路上,他沿着赵先生指出的方向隐约看到一座看起来像碉堡的建筑。再往前走近一公里,我们看到了它的真面目,一座覆盖着射击孔的碉堡和一座望塔。
近距离观察,碉堡约7米高,望塔较高,两座建筑均由青砖建造。从断桥墩上的铁路路基来看,其地理位置位于当时沪杭铁路的边缘,南侧是重要的水路枢纽南湾港。走进碉楼,内部地板已经损坏和消失,但墙上的射击孔仍然可以让我们想象那个战争时代。
发现者赵燕辉说:“砖上有一个特殊的符号,然后上网检查,杭州有一个碉堡,形状基本相同,砖上的符号也完全相同。”
碉堡位于偏远地区,没有道路。平时很难找到它的存在,这也应该是它能保存到现在的原因。
松江区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坤说:“它最初分为三层,从高、中、低三个高度进行防御。你可以看到这是步枪的射孔。这是二楼的重型武器,如机枪和其他具有一定体积和质量的重型武器,它的支架。”
专家鉴定,这个碉堡群是日寇在抗日战争期间建造的,以监测铁路和水路枢纽。除了碉堡和望塔,其他营房已经倒塌消失。下一步,松江区文化广播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保护工作。
抗战期间,上海发现了一个碉堡群 监测交通所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