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在新时代文艺社会政策的影响下,继续使用“杀鞑靼人”这种伤害民族感情的说法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各种出版物中,“杀鞑靼人”一词慢慢消失,就像“起义革命”一样、“恢复大汉江山”的说法也逐渐淡化。相反,它反映了民族平等和马列主义的概念和词汇。因此,故事的主题已经从汉族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起义转变为人们反对蒙古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斗争。
改革开放后,政治“左倾”的阶级斗争理念得到了清理,出版物在涉及这个故事时的意识形态话语也减少了很多。比如1992年出版的《中华民俗源流集成·节日年卷》写道:中秋节传到元末。元朝统治者对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当时每十个家庭只能分享一把菜刀,派一个蒙古人监视,防止人们起床造反。人们非常讨厌,所以他们利用中秋节的机会,把叛逆的时间和暗号写成笔记,夹在月饼里,送礼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到了8月15日晚上,爆竹一响,家家户户一起动手,杀了那些元朝统治者。不久,元朝被朱元璋率领明军打败,元朝崩溃。
由此可见,从晚清到现在,“8月15日杀鞑靼人”的故事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以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了我们对中秋节吃月饼的民间起源的认知。幸运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仍然可以区分传说和历史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一些蒙古人也出现在网上澄清事实——他们仍然过中秋节,吃月饼。蒙古族只是中秋节。吃月饼源于“八月十五杀鞑子”谣言可以休息。
[img]827142[/img]
蒙古人只是为什么中秋节?八月十五杀鞑靼人不相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