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十六国时期,著名的前秦国王傅坚将王族分封为公爵,让这些人雇佣自己的官员。因此,这些公爵获得人事权后,招聘的各级公务员都是中国著名的富人和商人。现在傅坚很受欢迎:国家干部的地位如何?你们这些人把公爵府改成了总商会。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事实上,傅坚根本没有理由责骂他。在十六国时期,大多数国家不支付干部的工资,公爵也不例外。他们甚至没有像样的封地。他们招募富商当下属。说白了,他们用干部编制换银子。卑鄙有点卑鄙,但根本原因在于当国王的傅坚:如果你不给大臣们足够的食物和衣服,他们会走歪门邪道。你能责怪他们吗?问题是,腐败毕竟是一种犯罪行为,需要严惩才能杀人。北魏世祖拓跋涛也没有支付干部工资,但他对干部廉政建设非常严格。县级以下干部腐败一匹布以上的,必须判处死刑。一位受宠的大臣翟黑子崇拜公爵。他在出差期间收到了1000匹布的贿赂,被发现后拒绝坦白。结果,他立即被处决。你可能会问,让马跑,让马不吃草,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让我腐败呢?但是人家是皇帝,就立这样的规矩,这个官员你做还是不做?
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吃得苦,忍得苦,当得起“克己复礼”这四个字,那就去当这个官吧。有一个叫高云的北魏大臣,是国务院秘书长(中国书记令)这样的大官。部级干部当了20多年,一分钱也没拿到工资。最后,他穷得连肉都吃不下。他住在破草房里吃泡菜。为了树立他的廉政楷模,皇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他家慰问。他今天送了几百块丝绸,明天送了几百斤粮食。当然,他没有机会发财,但他还是吃饱了。
[img]826640[/img]
然而,这个没有工资的清官并不容易做到。西魏时期,大丞相宇文泰召开百官廉政表彰会,让认为廉政问心无愧的大臣站在廉政模范裴侠身边。结果连一个都没有。满朝大臣只有一个清官,真的有点惨。没办法。没有工资的日子太苦了。前面说傅坚,他的大臣太穷了。有一次傅坚设宴请客,很多大臣特意穿皮衣去宴会,把肉藏在皮袖里,带回家给老婆孩子解渴。你觉得难吗?
如果你是一个武术实践者,有很强的技能,可以习惯战斗,那么无论薪水不是薪水,只要当官员,永远不会饿死。事实上,这些吝啬的皇帝并不是真的不支付工资,而是没有基本工资高佣金激励机制,鼓励你攻击城市略杀人放火,只要你赢得战争,得到金银软,牛羊女人,可以与皇帝分享很大比例,一生三五票,只保护生命,不富有?
如果不是,你必须看看你的财产。北魏时期,有一位大臣崔浩,当官舒适湿润,不付工资。他是北方最富有家庭的直接继承人,不依靠死工资吃饭。然而,崔浩后来以贪污贿赂的罪名摧毁了这扇门。虽然一些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一个不公正的案件,但至少证明了一点:贪婪是无穷无尽的,清朝官员没有保险。
十六国时期的怪现象:官员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