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东晋陶渊明隐居田野是自愿还是无奈?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人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有一首《饮酒》诗:“结庐在人境中,无车马喧嚣。问君何能尔,心远自偏。东篱下采菊,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鸟儿相伴而归。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古今传诵的饮酒之歌,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世界的仙境,让我们无意识地摆脱世界的喧嚣,从中得到内心的宁静。我们不禁要问陶渊明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他有什么奇怪的经历?

陶渊明出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宦家庭。陶渊明9岁丧父后,家庭衰退,与母妹三人共度日子。孤儿寡母,多住在外祖父孟嘉家。祖父家里有很多书,为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学者们用庄、《老》为宗而废《六经》的两晋时期,他不仅像普通士大夫一样学习了《老子》、《庄子》还学习了儒家六经、文、史、神话等“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道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两种不同的兴趣:“野心勃勃”和“性爱丘山”。

太元七年(382年),陶渊明18岁时,前往父亲生前的亲密朋友谢玄。谢玄当时正担任兖州刺史的重要职务。他热情地款待了陶渊明,让陶渊明和他的儿子谢焕一起学习武术,并准备在一段时间后正式使用陶渊明。出乎意料的是,陶渊明很快就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母亲不安全,并告诉她尽快回来。陶渊明回家后不久,谢玄因当时皇族会稽王司马道子等人的猜疑和攻击而死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陶渊明不知所措,于是每天借酒浇愁。慢慢地,陶渊明嗜酒成瘾,每次喝酒总是喝醉。喝醉后,他坐在宅树下或吟诗作赋,或放声长啸,常年如此,便成癖好。陶渊明喜欢喝酒。他写了20多首直接喝酒的诗,但他并没有沉迷于酒,而是“喝而不乱”。后人用“陶(渊明之)醉”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极度热爱和迷恋,这也证明了他对酒的好饮,止于陶醉。他留下的与酒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见证他在醉酒和醒来之间的分寸。

陶渊明不仅爱酒,还爱菊花。陶渊明的前妻陈,知识渊博,温柔贤惠。她和陶渊明结婚六年,有四个儿子。因为生育过密,工作过度,身体虚弱,在一个灾难性的年代死去,回到了天堂。陈的早逝对陶渊明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陶渊明把他对妻子的感情都寄托在菊花上。他把菊花和酒结合起来,酿成菊花酒,既满足了他的食欲,也满足了他的精神升华。

[img]825558.jpg' />

因为家庭情况一天比一天差,自从翟继续进门以来,他痛苦的身心得到了爱和安慰,他不忍心让翟也重蹈陈的覆辙,跟着自己受苦。在朋友庞遵的反复劝说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来到荆州,投身桓玄门下当官。然而,陶渊明发现了桓玄篡权的野心,于是借母丧辞职回家。

后来,桓玄叛晋被刘裕、刘毅等击败后,将晋安帝带到江陵,陶渊明投奔刘裕。然而,不久,他发现刘裕剪掉了自己,任人唯亲,这让他失望了,所以他计划辞职隐居。陶渊明的表弟陶奎不同意陶渊明的隐居,对他说:“你回到农村很好,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年纪大了,不擅长财务管理,孩子还小,家庭贫困,如何维持未来的生活?在我看来,你不妨走一条中隐之路。"什么是中隐?是指当地的小官。陶渊明反复思考,接受了他为彭泽县令的朝廷任命。做了80多天的县长后,陶渊明叹了口气:“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向乡下小儿折腰呢?于是他离开了官场,真正走上了回家隐居的道路。

隐居后,陶渊明得知刘裕篡权称帝,使他复兴东晋的梦想彻底落空,于是改名为陶潜,拒绝任何官方交往。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归田之初,生活还可以。方屋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流行。义熙四年,居住地上京(今星子县西玉京山麓)起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更加艰难。如果你有丰收,你也可以“喝春酒,摘我园里的蔬菜”。遇灾年,“夏天抱长饥,寒夜被眠”。晚年,他的生活越来越贫穷。有些朋友主动送钱给周济他,有时候,他也会情不自禁地上门要求借钱。他的老朋友颜延之,在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县太守,经过旬阳,每天都去他家喝酒。离开时,留下2万元,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喝酒。但他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他穷不改志,也不求“来之食”。有一次,新任江州刺史檀道济送来了厚礼,并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下文明世界,却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可及。他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

元嘉四年(427年)9月中旬,陶渊明神志清醒时,给自己写了三首《挽歌诗》。在第三首诗的最后两句话中,他说:“死在哪里?表明他对死亡的看法是那么平淡自然。不久,陶渊明完成了他63个春秋的人生旅程。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饿了就扣门乞食;饱了就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也贵真,这也是陶诗具有持久魅力的主要原因。

陶渊明埋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与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地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三块石碑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的墓》,左刻墓志,右刻《归来西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建立的。


解密:东晋陶渊明隐居田野是自愿还是无奈?解密:东晋陶渊明隐居田野是自愿还是无奈?

,,,,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欧阳修:天生好色,放荡不羁?
  • 欧阳修作为一名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中央秘密副使、政治知识分子。他参与了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他多次与政治观点不同的...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