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民国第一军事家蒋方震在师生大会上掏枪?

就在段祺瑞不辞辛劳,为袁世凯鞍前马后,东征西讨时,两人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袁、段之间的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二次革命”之前,根据制度设定,国家军事权力应由陆军部门和参谋部门负责。但是参谋部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壳,所以袁世凯想让黄兴当参谋长,黄兴不愿意做,最后不得不由当时还在武汉的黎元洪遥领导。参谋部的具体事务由参谋长负责,实际上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更不用说遏制陆军部了。

为此,袁世凯在总统府设立了军事办公室,规定军事机关必须由军事部和参谋部提出处理计划,并请总统指示执行。具体如何执行,由军事部门讨论。

就像民初的国会和政党政治一样,制度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往往是另一回事。军事部前主任李书城是联盟会员。他没有权力,甚至连文件都看不见。他很快就生气了。李书城一离开,副主任傅良佐就完全负责日常事务。

傅良佐也是段祺瑞的工作人员。当然,他不会干涉陆军部门的事情,段祺瑞根本不关注军事部门。有时他会忽视袁世凯解释要做的事情。

[img]824391[/img]

(电影《建党伟业》,左为袁世凯,右为段祺瑞)

傅良佐也是段祺瑞的工作人员。当然,他不会干涉陆军部门的事情,段祺瑞根本不关注军事部门。有时他会忽视袁世凯解释要做的事情。

由于缺乏限制,军事权力的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军官的任免,一直由军事部门掌握。对于军官的进退,段奇瑞经常直接下达命令,而不要求袁世凯。他提拔的许多军官都是老部门。段奇瑞与这些军官有着广泛的联系。外人认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已经隐约形成了一个派系,其势头就像袁世凯和北洋部门一样。

后来,段祺瑞所谓的皖系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但袁世凯仍然感到非常不安,他对段祺瑞的怀疑也开始逐步加深。

[img]824392[/img]

(蒋百里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向袁世凯讲解军事事务)

蒋方震,字百里,中国人一般都是字相称的。蒋百里先是在日本留学,成绩优异毕业于士官学校,然后去德国学习军事。他被公认为民初的一流军事学家。袁世凯非常重视他。当时,袁世凯正计划改造保定军校,培养一批能够遏制“段派”的新生力量,于是任命蒋百里为保定军校校长。

保定军校直属陆军部管辖,但袁世凯在发布任命时根本没有向陆军部打招呼。当然,段奇瑞不会高兴的。这使得蒋百里一上任就遇到了当时陆军部军学司司长魏宗翰。

魏宗瀚是段祺瑞一手提拔而成的亲信。看到蒋百里不喜欢段祺瑞,他在保定军校的就业、资金、学校规划等方面处处为难。

蒋百里对日本的军事水平评价不高,他更认可德国军事。按照德国军事教育的模式,蒋百里决定扩大学校。在与陆军部多次协商并认为对方同意后,他将精心制定的扩建计划提交军事部批准,但被魏搁置。蒋百里去问,魏只是完全推翻了计划。

在提交计划之前,江百里已经在学校组织了多次会议和讨论,并向学生们透露了部分内容。现在他什么也没做,不禁感到羞愧和愤怒。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他在师生面前宣布,该计划因阻碍而无法实施,然后拔出手枪,向胸部开枪!

[img]824393[/img]

(蒋百里推崇德国军事)

蒋百里有个少年侍卫,十六七岁左右就跟着他,很了解蒋百里的行为特点。他从未见过蒋百里如此悲愤,看到对方伸手摸腰。他觉得情况不对,就准备冲上讲台。

直到蒋百里真的拔出手枪,侍卫不顾一切地跑到讲台上,尽力把蒋百里的右手拉出来。经过这样的拉扯,子弹偏离了方向,没有危及心脏。

[img]824394[/img]

(电影《建党伟业》前右为袁世凯)

蒋百里在住院期间痛斥魏:“我从此认识了这群狐群狗党的下流军人!”他的打击是段祺瑞的陆军部下,魏宗瀚是段祺瑞的亲信。所以,不管段祺瑞及其皖系有多火爆,他都再也没有和他有过任何关系。

蒋百里自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虽然表面上看只是蒋百里和魏宗瀚的冲突,但很明显,这是袁世凯和段祺瑞冲突的结果,说明他们的冲突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民国第一军事家蒋方震在师生大会上掏枪?为什么民国第一军事家蒋方震在师生大会上掏枪?

,,,,

  • 屈原之死另解:与楚王妃幽会 被杀后投尸江中
  •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知名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在《诗经》的基础上,他改进了楚国民歌,...

  • 三国军事家排名:曹操第一诸葛亮只能算第二
  •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有军事指挥能力的人物比比皆是。但长期以来,对三国时期军事家的选拔和判断缺乏相对客观的分级量化评价标...

  •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监督施琅生
  •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郑芝龙、郑成功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

  • 揭秘:谁是三国历史上因毁容自杀的人?
  • 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然而,与生命相比,美显然微不足道。有了生命,生命也可以美好而容光焕发。然而,三国有人认为美比生命...

  • 光绪宠妃珍妃之死:是被推下井还是自杀?
  • 光绪26年7月(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匆匆逃离前夕,珍妃死在宁寿宫外的玻璃井里,但众说纷纭。珍妃,姓他拉氏,满...

  • 盘点九大天才军事家:岳飞死于政治嗅觉低下?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将军在战争中,为什么这么少有人最终能得到好的结果呢?这需要一些政治天赋,能够衡量,做出巨大的贡献,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