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监督施琅生

施琅(1621-1696),字尊候,号琢公,明末清初军事家。原郑芝龙、郑成功部将,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扎同安、海澄、厦门,参加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率军渡海统一台湾省。因为“背郑降清”,被认为是汉奸。

福建省晋江龙湖镇衙口人施琅,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成为汉奸。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年轻、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1651年,施琅与郑下广东南澳勤王合作。后来,郑成功非常不高兴,因为他与郑的战略“舍水就陆,以剽窃筹集工资”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削减了士兵的权力,让施琅以休假的人员返回厦门。当清军马成功袭击厦门时,守护厦门的主将郑芝莞惊慌失措,弃城逃亡。当施琅亲自率领身边60多人主动抵抗,勇不可挡,杀死了清军马成功的弟弟,马成功几乎被活捉,带领残疾士兵逃离厦门。

南澳时期的郑成功见军心动摇,不可能继续南下,只好回厦门。郑召集所有抵抗将领的奖励,但他没有提到“假回闲员”施琅的勇敢抗敌,只奖励了200个纹银。施琅的左先锋兵权以前没有恢复过职责。施琅对郑的不满有很多原因。就在这时,施琅的一名亲兵曾德犯了死罪,逃离了郑的成功,并被提拔为亲戚。施琅抓回曾德,准备治罪。郑闻讯急派人传达命令,施琅不得杀曾德。

施琅说:“法令,琅不敢违反,违法者怎能逃避责任?”然后他下令杀死曾德。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监督施琅生

施琅杀害犯法亲兵曾德再次激怒了郑成功,于是施琅矛盾升级,郑遂下令逮捕施琅父子三人。后来,施琅用计划逃脱了,郑成功杀死了施父,宣布了他的弟弟施展。施琅被迫降清,先任同安副将,然后担任同安总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然后平定台湾省,顺利招待郑氏集团。并写道,清廷将台湾省纳入中国领土。终于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军平台后,他积极呼吁清廷驻守台湾省,保护台固疆。

1683年6月(清康熙二十二年),他命令收复台湾省,福建船师司令迅速攻占澎湖。后来,他利用有利的态势,主动、积极地招募台湾省郑氏集团,鼓励郑氏集团放弃抵抗。台湾省的岛屿不战而下。

当时,清廷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是否留在台湾存在争议。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在清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老黄锡根的支持下,施琅(潘湖老黄锡根的姐夫)的意见感动了康熙皇帝和朝中大臣。清廷最终决定在台湾设立一个府县来管理和驻军。此后,台湾省在甲午战后被日本侵占50年,二战后于1945年光复。

郑经接替郑成功后,陈永华(郑克臧公公)和冯锡凡(郑克双公公公公)发生内讧。生病的郑经把政务交给长子郑克臧治疗,他聪明能干,做事井井有条,从不出错,也很受郑经的青睐和信任。郑经病逝后,冯锡范毒死郑克臧,立11岁的傀儡郑克双为延平王,冯锡范专横,贪赃枉法,大失人心。1664年,施琅派他率兵攻取金厦新胜,准备“攻打澎湖,直捣台湾省”,称“四海归一,边民无患”。

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抚失败后,施琅立即上了《边患宜靖疏》,第二年又写了《尽陈所见疏》,强调“始终顺抚逆剿,大关国体”;为了裁防兵,益广地方,必须速讨平台湾省,增税,俾“民生得宁,边疆永安”。他分析了双方的力量,指出台湾省“兵计不到2万,船兵大小不到200”,他们的能力占据了台湾省,实际上是被海洋囚禁的。而福建的“水师官兵共有一万奇,经制陆师和投诚官兵为数不少”,只要从中挑选出2万强队,足平台湾省。他主张从快出兵征台,避免“养痈为患”。施琅的主张受到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的攻击,以“海洋险远,风浪不可预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借口,压制了他的建议。施琅的建议被束之高阁,甚至被裁为水师,留在北京宿卫,长达13年,但他还是决心复台报仇,实现自己的意愿。在北京的那一天,他看着福建沿海的趋势,认真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以朝廷为目的。1682年10月(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后,施琅终于在李光地等大臣的推荐下,复任福建水师提督,加王子少保衔。回到厦门后,他“日以继夜,忘记吃饭,一边整船,一边训练,兼职制造设备,自己挑选整个”。几个月后,原本“无头绪”的水手“船强兵训练,一切都准备好了”。

1683年6月14日,施琅督率领水军从铜山出发,迅速征服了澎湖郑氏集团守军刘国轩部。此后,施琅加强了军事行动,招募了占领台湾省的郑氏集团。在施琅军队的压力下,郑克双茫然地说:“人心风鹤,守则变了;士卒被摧毁,战争难以预料。还是要请降,以免以后后后悔。”郑克双听从了刘国轩的建议。

8月13日,施琅带领舟师到台湾,刘国轩等带领文武官员前来迎接。施琅入台后,自去祭祀郑成功之庙,高度评价郑父子经营台湾省的成就,称收复台湾省是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对郑成功毫无怨恨。(原祭郑成功文:同安侯入台以来,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威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国之刑,忠朝廷报父兄之职。独琅起卒,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导致大怒。琅琊赐姓,剪成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果是的话。“祭毕,施琅哽不成声,泪水纵横。郑的官兵和台湾人深受感动。赞美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与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相比,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如此。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监督施琅生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监督施琅生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