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就亚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十五日,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仪式,开始亲政,向世界颁布法令。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8月初六,慈禧太后重新训练,光绪被囚禁12年。

从太和殿亲政大典开始,载甜就被慈禧控制在手中,或被慈禧视为显示威严的权杖,或被慈禧视为御座上的娃娃。慈禧规定,光绪必须每隔一天亲自向她报告政务,并听取训练。光绪常披星戴月,来来往往。遇到重大事件,更要随时请愿。实际上,它被称为皇帝的傀儡。光绪临朝亲政后,53岁的慈禧表面上退居颐和园,实际上权势依旧,仍然控制着国家政务。一方面,她处处限制光绪的权力,坚持她的意愿处理国家大事;另一方面,她通过侄女龙宇皇后和亲信太监李莲英秘密监控光绪的下落。光绪在宫内宫外遇到的困境超过了他的祖先。

光绪遇到的国际环境也不同于同治。此时,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向外扩张,进攻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东北;俄罗斯也试图向远东、中国东北和西北扩张;英国、法国和其他西方殖民者从海上对中国进行了新的侵略。光绪皇帝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局势。在亲政后的10年里,他最大的政治行动是两件大事:一是甲午战争中的“主战”,二是戊戌变法中的“求变”。

[img]824091[/img]

一是甲午战争,光绪“主战”。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20世纪80年代末,清政府的海军包括北洋、南洋、福建和广东,拥有70多艘军舰。北洋水师实力最强,拥有20多艘军舰,其主力舰均从英国和德国购买。南洋水手还拥有20多艘军舰,多由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制造,以及几艘从英国购买的炮艇。福建水师20艘军舰由福州船政局生产,几艘购买自英美的炮艇。这些拼凑的军舰战斗能力薄弱,无法参加重大海战。20世纪90年代,世界造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相形之下,清政府的海军力量跟不上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清政府从没有军舰,没有海军,到有四支舰队,几十艘军舰,尤其是强大的北洋舰队。与此同时,明治维新后,日本也成立了海军舰队。

明治维新后,日本将侵略的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从而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光绪在这场战争中坚决作战。清军在平壤战争和黄海战争中都失败了。结果,他们被迫签署了《马关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和附近岛屿将被分割给日本,并赔偿日本军费2.2万元(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总财政收入)。

慈禧此时在做什么?准备庆祝自己的60岁生日。据文献记载,慈禧60大寿,一切计划都是按照乾隆26年(1761年)皇太后70大寿庆典办理的。当年是清朝的全盛时期,所谓“物产丰富”、“富有四海”。而慈禧的60大寿,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慈禧庆寿,从第一年开始准备。颐和园名为颐和园,大兴土木工程。从皇宫到颐和园,沿途布置了850桌彩棚和彩灯,用彩丝10万匹,红毡条60万英尺。藏园群书题记载“用银至700万2”,其中户部库银400万2,京官报效银121万2,外官报效银167万2。两淮盐商各捐银40万两。太监、宫女等也报效银两。当时灾荒严重,北京开粥厂救济难民。有些人不满意,题写门联,贴在京城: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这也是巧合。慈禧逢佳不吉利:甲旭(同治十三年),独子同治死;甲申(光绪十年),50岁生日,中法战争;甲午(光绪二十年),60岁生日,中日战争;甲辰(光绪三十年),70岁生日,日俄战争。

二是戊戌变法,光绪“求变”。

甲午战败,割地赔偿。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光绪试图维新政治,富国强兵。光绪24年4月23日(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博采西学,实施新政,授予康有权为“特折奏事”。这些守旧的权贵和重要的官员担心光绪皇帝的改革会触动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他们会避难慈禧,并尽最大努力挑起他们的“母子关系”。同时,慈禧也深深地担心光绪改革的成功会影响她的独裁。就这样,“后党”和“帝党”出现在朝廷大臣中,双方的斗争极其激烈。光绪亲政的10年是与慈禧政治和权力斗争的10年。从中日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在慈禧率领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8月初六日,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戊戌变法共103天。康有为,梁启超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也被囚禁在中南海颍台或颐和园玉兰堂(当时还有防止光绪逃跑的隔墙),他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此后,光绪在没有人身自由的情况下度过了10年的“囚皇”生活。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心爱的珍妃囚禁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为她制定了一条规则,以后不允许再见皇帝。慈禧再次出面训政,多方凌辱折磨光绪。起初,慈禧想废除光绪。光绪也知道慈禧的险恶用心,日夜担惊恐惧,提心吊胆,对天长叹了口气:“我连汉献帝都不如啊!"光绪被囚禁在英台,慈禧太后再次掌权。

光绪“百日维新”,初现变革活力。然而,“戊戌政变”却失去了良机。清朝皇室自相残杀,错过了维新改革的机会,失去了选择发展道路的机会。随后,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绪逃离。受害者自然是人民、国家和民族;受害者最强的是皇室、贵族和满洲。在辛亥革命中,皇清宗室和满洲贵族成为“革命对象”。清廷拒绝维新,最终遭遇灭顶之灾。(作者
阎崇年)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就亚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就亚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慈安和慈禧一起听政治 她若不死 慈禧哪容放肆?
  • 至于慈禧,恐怕大家都知道,但在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直被忽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 慈安16岁入宫,刚开始只是妃子,...

  • 解密:为什么孤独的英雄光绪一生中唯一一次笑?
  •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卧床生病。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我认为佛陀(指慈禧)会死在我面前。如...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