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鹿鼎记》中,韦小宝是“坏人飞黄腾达”的典范。用江湖权力话语和社会江湖化来解读这个问题太容易回答了。在现代中国,江湖染指的是社会权力,或多或少,时明时暗。江湖规则已成为社会的实际惯例,导致民间社会广泛江湖化,黑白合二为一。社会上有人吹嘘自己能力大,说自己“黑白吃得开”,这里的“黑白”绝对是褒义而不是贬义。由此可见,民间社会是黑白混合物,即江湖和官方正统混合物。单靠黑道,或者单靠白道,都不如黑白混得好。白道有合法性,但没有权威;黑道有权威,但没有名义上的合法性。@ 做人要混得好,一定要两面逢迎。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好人,也就是说,白道人,黑道欺负你;做一个坏人,黑道必须帮助你。@ 有时候做“坏人”反而飞黄腾达。这是简化的答案。
清朝以前的江湖大多是半宗教秘密结社。从晚清到民国酝酿了一百年后,江湖帮会全面渗透到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权力领域,如官场、军队、司法、商界,以及媒体、表演艺术、学校、医院等文化、教育和卫生领域,甚至在某些地方获得了最高的统治权。与此同时,江湖的价值观、组织模式和习俗也传播到广大公众社会。一时风气转向,公众起而效尤,社会生活被江湖深深打上烙印,白道人也被黑色染成“灰”道。比如当年上海滩,流氓、阿飞、地痞、混混、白相人、扁三、拉三等。,在街上游荡,欺负弱者,偷男女妓,欺负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华界和租界都需要帮助江湖,地下制度实际上领导着上海民间。因此,大上海数江湖拥有最高权力,这就是“上海滩”的含义。“上海滩”代表一个双重语境,既是外国冒险家的天堂,也是中国混合的天堂。
[img]822378[/img]
有一段历史事实可以作为注脚。民国的领导人大多属于洪门天地会或青红帮。蒋介石投帖拜青帮大亨黄金荣,并被保荐给孙中山。中山仙死老蒋掌权,他重用的部将与帮会有着深厚的渊源,许多军机要务借重帮会媒体完成。作为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他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结拜结义、裙带等江湖手段治国。除了培养自己的军队和特务机关外,他还与军阀冯玉祥和张学良结拜兄弟建立了政治联盟,以保持政权稳定。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民主共和国元首依靠江湖崇拜兄弟和泛家族主义直系军队来维持(也许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可以算是一半)。只有中华民国建立在帮会势力和私人关系网络的基础上,其法律才是一纸空文。它不是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当然也不是一个儒家国家,只是一个江湖国家。当然,江湖治国不是蒋介石的个人爱好,而是国家现实与社会格局的博弈结果,是严格优化的战略集合。相反,“三民主义”、“建国战略”等理想主义治国方案是一种不良策略。什么样的国民,什么样的政治。江湖文化只能产生一个江湖国家。
如今,五个世纪的游民积习早已渗透到民间社会和中国人的心中,在组织习惯和价值观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它根本不与国家法律秩序正面对抗,而是悄悄地、“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作用,形成一种无形的惯例制度,在夜晚、桌子下、幕后悄然发挥作用,以500年的复杂性超越了法律和政策的防线,你说你,我做我,“有政策,有对策”,走自己的路。基于此,一个人要想在这种环境中安定下来,不仅要学习法制,还要适应江湖,迁就其规则——人身依附、结党营私、人情买卖、弄虚作假等。这就是为什么“老实人吃亏,坏人飞黄腾达”。老实人学不会这一套江湖伎俩,不明就里,只好吃亏。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一辈子都在受苦。
历史上为什么总是老实人吃亏,坏人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