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一般是指宋辽之间一系列以燕云地区领土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宋辽终于在1004年建立了禅渊联盟。最后,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结束了宋辽战争25年。100年后,金朝成立,宋徽宗与金太祖建立了海上联盟。1122年,他派童贯、种师道、刘延庆率军联合金朝攻打辽南京。
但辽却乘真宗新理国事,屡屡兴兵攻宋。咸平二年(999年),辽圣宗率军攻保州(今河北保定)、威虏军不克,转兵进攻宁边军(今河北省礼县)、祁州、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游骑到邢州(治龙冈,今河北邢台)、烟州(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咸平三年正月,败宋军在颍州西南,随后从德州、迪州(今山东惠民南)渡河,掠夺淄州(今山东淄博淄川)、齐州(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归来。咸平四年冬,辽军攻长城口,被宋军击败,丧师2万人。咸平五年,攻打静军(今河北徐水)和保州,胜而返。咸平六年,攻望都,俘宋副都部署王继忠,歼灭其所部。
[img]820946[/img]
景德元年秋(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大举攻宋。闰九月,辽军将集固安,攻击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威虏军、北平寨(今河北完县东北)、均末克,保州。后转攻定州,被唐河封锁。遂移师东向颍州,并利用降将王继忠向宋真宗致书,试探议和。10月,辽集兵攻打颍州十几天,伤亡惨重。11月,转兵攻打天雄军(今河北名东北),南下破德清军(今河南清奉西北),威胁禅州(今河南濮阳)攻打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大将萧挞凛在禅州观察战地时,中宋军弩身亡。辽失主将军士气大挫,军心厌战,怕宋屯镇、定二州重兵袭击侧后,急于妥协。宋以禅州为决战场,集中兵力与辽军相持。真宗临阵督战,以振军心。但由于怕辽军突破禅州,危及东京(今河南开封),便以辽纳币丝为条件,缔结和约,历史上被称为“禅渊之盟”。宋辽战争遂告结束。
宋辽战争的后续结局:宋辽议和史称[禅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