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4年,燕国将军乐毅指挥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续70多个城市。只有莒城和即墨没有攻击。乐毅认为,即使他们攻击这两个城市,他们也无法征服人民的心。如果人民不满意,他们都占领了齐国,无法巩固。因此,他改变了策略,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想从根本上瓦解齐国。三年后,这两座城市仍在齐国手中。一些嫉妒乐毅的人在燕昭王面前挑衅道:“乐毅智谋过人,攻打齐国,一口气攻克70多座城市。现在只剩下两个城市了,不是因为他的兵力无法攻下,而是因为他想靠兵威来征服齐国人民的心,他只是在南方称王。希望大王早点防备!“听了之后,燕昭王立即把那个人拉出来斥责:“乐毅先生为我打破了齐国,但他报复了旧仇;如果乐先生能拥有齐国,成为与燕国平等的国家,成为友好的邻国,抵制来自世界各地的来犯,这是燕国的福气和愿望!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于是下令处死挑拨者,并奖励乐毅妻子以王后的服饰和儿子以王子的服饰,派宰相侍奉乐毅,立乐毅为齐王。乐毅非常害怕,拒绝接受,一再感谢,写下辞书,宣誓忠于燕王。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王子的乐资即位,即燕惠王。齐国的田单见新君年轻没有经验,就对燕国实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只有两个城市没有被攻下。之所以不早拿下来,是因为乐毅和燕国新即位国君有怨恨,乐毅断断续续地用兵故意拖延时间,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只怕其他将领来,齐国所担心的。“受齐国反间计的挑衅,燕惠王开始怀疑乐毅,于是派骑劫代替乐毅当将军,下令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好意思的,回国后怕被杀,就向西投降了赵国。乐毅被迫离开,使燕国士兵们非常冷淡,内部开始不和,战斗力开始下降。田单趁机开始反击,最终击败了燕军。燕军四散逃亡,田单指挥军队乘胜追杀,被燕国占领的70多个城市全部被田单收复。
[img]821204[/img]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句名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少有人能做到。燕昭王做到了“用人不疑”,乐毅为他攻占了70多座城市;燕惠王对乐毅怀疑,结果使乐毅无奈离开,导致全盘输掉。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做君主,开人才,推心待士”。“推心待士”是指对任命的人才要推心置腹,充分信任下属,让下属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让下属全心全意为你效力。燕昭王和燕惠王对下属态度不同导致的不同结局是一面正反镜子,值得每一位领导反思。
毫无疑问:为什么燕国大将乐毅被燕惠王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