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宋代孩子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孩子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压岁钱。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陆游。说到陆游,相信大家都能想起他写的一首诗:

死了元知万事空,却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写的。陆游晚年悲壮沮丧,但他小时候很开心。

陆游的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他的祖父叫陆石,是礼部侍郎,相当于教育部副部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包拯的好朋友;他的父亲叫陆石,是副省长、财政部主任,也是宋朝最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学生;他有一个叔叔,叫赵,是苏东坡的学生。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少游、张明道、赵补之。和李清照一样,陆游的母亲是个才女,会写诗会填词,非常欣赏秦观秦少游,给儿子取名为陆游,字务观。什么是务观?要像秦观一样学习,长大后一定要成为秦观这样的大作家。为什么陆游后来能成名成家?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优美的诗?其实和他这么好的家庭条件有很大关系。

说到这里,我想插一句话: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以为我隆重介绍陆游的家庭背景是为了说明只有有钱的孩子才能出人头地。我没有这个意思。

[img]819653[/img]

当然,我们熟悉的宋代名人,如包拯、苏轼、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李清照等。如果你仔细研究他们的家庭背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第二代或富有的第二代。包拯的父亲包令仪是于部员外郎,相当于厅局级干部;欧阳修的爷爷是南唐大臣。虽然他的父亲死得很早,但他的母亲是一个著名的家庭,知识渊博,礼貌和教育;黄庭坚的父亲也死得很早,但他和叔叔一起长大。他叔叔是市长;虽然苏轼的父亲很晚,没有当过大官,但他的经济状况很好,四川眉山是地主;王安石的父亲王毅是江宁的通判,相当于南京市副市长;更不用说李清照了,他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写过《洛阳名园》。她的父亲赵婷之参与了政治事务,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公平。一是实行贴名考试,不易作弊;第二,无论高低,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可以考进士的。从理论上讲,应该有很多平民的孩子出类拔萃,但我花了四年时间阅读了《宋史》,发现很少有平民的孩子能进入《宋史·列传》。大多数大臣的上一代是大臣;绝大多数诗人的上一代是诗人。他们一脉相承,一脉相传。这种现象让我们平民的孩子看完后感到绝望。

但千万不要绝望。为什么大臣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大臣?为什么诗人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诗人?这是有道理的。什么道理?也就是说,人们的孩子比平民的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现在,当我们听到“官二代”这个词时,我们会想到高秋的儿子高衙内,他不知所措,欺负男人和女人,开车撞人。首先,他向父亲展示:“我父亲是李刚!其实这只是个别现象。宋代,官员比平民更注重教育,从小就教孩子读诗读诗,给孩子请最好的家教。以陆游为例。他父亲四岁时教他读书,六岁时教他写诗。此外,他还邀请名词人在家教陆游写作文。后来,他邀请了一位音乐家来教陆游练习钢琴。普通人有这个条件吗?肯定没有。即使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我认为教育理念比经济条件更重要。对孩子有耐心,注重言行,从小开阔视野和格局,让孩子快乐、自信、有爱心。即使他不花很多钱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他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换句话说,平民的孩子仍然可以脱颖而出。关键是看我们父母是否有这种教育能力。

好了,说到教育,我们就把话拉远了。让我们继续讲陆游的故事。

陆游有一个阿姨,也是一个才女,嫁给了吴越国王的后代。这位姑姑的婆婆更是了不起,她是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秦国公主,也是宋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公主,活了86岁。秦公主从北宋一直活到南宋,陆游出生后,这位老公主仍然很健康。陆游六岁那年,过年的时候,去姑姑家探亲,见到了姑姑的婆婆,也就是秦国公主。公主一看,孩子虎头虎脑很可爱,就和陆游聊天,陆游问答十,反应迅速,还给老太太拜年。老太太高兴坏了,给陆游发了红包。发什么红包?“饼茶一,年钱一百二十文。”

注意,说到这里,终于和压岁钱有关了。饼茶一,饼茶就是小茶砖,皮带扣,饼茶一,就是像皮带扣一样大的小茶砖。很小,但那是贡茶,是皇帝送给老公主的礼物,老公主又送给了陆游;一年一百二十文,也就是说一百二十枚小金币串成一串,挂在陆游的脖子上,把陆游当压岁钱。

[img]819654[/img]

注意这个数字:每年120文钱。为什么老公主要给陆游一百二十文,而不是一百文、二百文或者四十文五十文?里面有一个好口彩:“吃百二。”福建的朋友一定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所谓吃百二,就是祝你活到120岁。老公主给陆游发了120枚小金币,意思是祝陆游健康长寿,直到120岁。

宋朝人过年,除夕那天晚上,一定会把120文铜钱串在一起,做一条大铜钱项链,放在孩子的床头,让孩子在新年的第一天戴在脖子上。

父母给孩子的压岁钱是120文。如果孩子去别人家拜年,能得到这么多压岁钱吗?一般不是。陆游去月经家探亲拜年,可以拿120文压岁钱,主要是因为老公主特别喜欢陆游,老太太很有钱,很大方,不仅给了她很多,还给了金币。普通人哪里有金币?都是铜钱!

宋代人给别人的孩子发压岁钱,一般是按年龄发的。比如小明七岁的时候,他去小强家拜年,小强的父亲会给他七文铜钱;小强九岁了。如果他去小明家拜年,小明的父亲会给他九文铜钱。也就是说,宋代的压岁钱主要是跟着孩子的年龄走的。宋代人管压岁钱不叫压岁钱,叫“随年钱”。什么是“随年”?就是跟着年龄走。

现在孩子只有过年才能拿到压岁钱,宋朝的孩子可以拿到两次,一次是过年,一次是冬至。

我的书《宋朝的岁月》第二章是关于冬至的。宋人非常重视冬至,其盛大程度几乎不亚于过年。宋朝人过年放七天假(当然南宋改为五天假),冬至也是七天假,都是大黄金周。宋代人过年要守岁,冬至要守岁。冬至被称为“守冬”,也就是说,他们在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不睡觉,直到冬至到来。宋代有句谚语:“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爷是爸爸,孩子在冬至守岁可以让爸爸长寿,在新年守岁可以让妈妈长寿。

宋代的孩子不仅要守年,还要“馈冬”。也就是说,冬至那天早上,他们带着一大盘礼物送给邻居、亲戚朋友,比如一碗饺子、几个苹果、两块年糕,送给亲戚朋友。当人们收到礼物时,他们必须给孩子压岁钱。他们给了多少钱?或者根据年龄,五岁给五篇文章,八岁给八篇文章,和过年的压岁钱完全一样。

铜钱的购买力不高。宋仁宗在位时,一文铜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五毛钱。一个十岁的孩子去馈冬,人家给他十文压岁钱,相当于人民币才五块钱,说和现在相比,宋代孩子的压岁钱实在有点少。然而,宋朝的亲友网络比现在大得多。除了叔叔、叔叔、阿姨和阿姨,还有许多远亲,他们今天似乎无法用七根杆子打败他们。如果有更多的亲戚,他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压岁钱。孩子们更勤奋,更甜蜜,更多的新年问候,最后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小富人。


解密:宋代孩子能拿到多少压岁钱?解密:宋代孩子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

  • 宋光宗赵敦的生活简介 宋光宗赵敦是怎么死的?
  • 宋光宗简介:宋光宗赵敦(1147年9月30日至1200年9月17日),宋孝宗的第三个儿子,成为穆郭皇后,宋朝的第12位皇帝(1189年2月...

  • 历史上真正的高球 苏轼有恩必报援助落难中的苏轼
  • 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球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作为一个市场小流氓出现,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

  • 王安石认为宋代的根本问题在顶层:官员队伍不专业
  • 列宁称王安石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发动改革之前,王安石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即财务官。当他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 揭秘岳母刺字:见元朝史书:宋代刺字是技艺
  • 电视连续剧《忠诚岳飞》目前正在银幕上播出。岳飞背上刺的是“忠诚报国”还是“忠诚报国”引发了很多争议。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 宋哲宗孟皇后的传奇生活:塞翁失马怎么知道福?
  • 宋哲宗皇后的传奇生活:公元1090,哲宗15岁,高太后准备为他娶皇后。高太后和孟元的孙女,经过综合多种因素,反复权衡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