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许多“寻宝者”聚集在衡水故城县与山东省武城县交界处的京杭大运河中,挖坑寻宝,有的甚至带来了专业设备。有一段时间,大运河像市场一样热闹。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10多天。
23日下午,记者从故城县二街走到南头,来到京杭大运河附近。站在河堤上可以看到,在干涸的河流中,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坑和忙着挖宝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一起挖了一个大坑,而另一些人则单独采取行动。挖坑时,有的深度达三四米,已见水。有些人甚至专门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检测,探测器发出的“嘟嘟”声不绝于耳。坑周围堆着一些破碎的瓷碗瓷罐,都是寻宝人挖出来的宝贝,河里到处都是瓷器和陶器碎片。
[img]819026[/img]
据这里的寻宝者说,挖2.5米深一般是宋朝的物体,挖3米是隋朝的物体。几天前,这里有人挖出了铜鼎,所以这些天人们一直在寻宝,其中大多数是附近村庄的人。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在中国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位老村民告诉记者,在明朝,郑在京杭大运河上设立了一个渡口,被称为郑家渡口,这是郑口镇后来经常运输货物的船只。河里的物品是沉船留下的。
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根据《物权法》、《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埋在地下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如果有“婴儿”此外,这种行为本身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人们在河里挖宝藏会影响防洪和河流趋势,而在京杭桥下挖坑会触及桥墩,给桥梁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河北大运河疯狂寻宝 专家:挖出婴儿应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