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的特点是列表多,共有八个表,仅次于《史记》和《汉书》。《辽史》表多,减少了立传之繁,节省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其中,《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通过列表,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了各部族、各属国的情况以及与辽朝中央的关系。减少了大量的笔墨。当然,表中记录的材料不可避免地与纪、志、传中重复,但列表大多弥补了《辽史》过于简单的缺点,使“一代事迹也略有准备”。
在《辽史》的志书中,新创的《营卫志》记载了契丹营卫的概况、各部落的建设和分布;将《兵志》改为《兵卫志》,描述了辽的军事组织,包括皇家会计亲属军、宫卫骑兵、大首领部落军、众部族军、五京乡丁、国军、边境驻军等。这两本书对了解和研究辽代的政治、军事和民族状况有很大帮助。
[img]817816[/img]
此外,《辽史》最后还有一卷《国语解》,分别注释了契丹语记载的官制、宫卫、部落、地名等。,为阅读《辽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翻译中有许多错误。后来清朝写的《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弥补了这一不足。
辽史的独特之处:《辽史》一书列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