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保机建国后。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接受汉族文化。受中原王朝重视史学传统的影响,政府机构设有国史院,包括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编、起居部、起居舍人等史官。就像辽景宗耶律贤统治时期一样,北府宰相室防监修国史以枢密使和国史为基础。辽圣宗称赞室防修“实录”二十卷。辽兴宗耶律宗真时史家萧韩家奴,能坚持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有一次,辽兴宗出去打猎,跟着他的人中有几十个被熊虎咬死咬伤,萧韩家奴如实记载了这件事。辽兴宗看到后,命令他删除内容。萧韩家奴删除这个内容后,又重写了一遍。几天后,辽兴宗看到萧韩家奴的记载说:“史笔当如此。正是因为辽朝统治者重视修史,才能保存辽朝的历史资料,为以后修辽历史提供了有利条件。
辽朝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大。早在辽太祖时期,就有了“监修国史”的官职。从辽圣宗开始。模仿五代和宋朝,编写了“实录”。辽末天佐帝时,又让监修国史的耶律似修太祖诸帝“实录”。在辽朝,唐朝和五代国家的制度也被使用,建立了一个国家历史博物馆,修复了日常笔记、日历、记录、国家历史等,但这些原始材料大多已经丢失。元末修《辽史》主要基于辽、金、宋人作品中的二手资料。
[img]817825[/img]
元代《辽史》的编写始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7月,原金朝状元,时任元朝翰林学承旨的王鄂,建议元世祖忽必烈修辽、金二史。忽必烈接受了这个建议,但由于军事繁忙,形势不稳定,未能实施。
到元年(1264年),王鄂再次建议修辽、金二史,时元翰林国史院也建立起来,但这一次也没有见诸行动。后来仁宗延佑、文宗天历多次诏修辽、宋、金三史,因正统问题争论未决,义例未定,均未成功。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三月(1343年),在右丞相脱脱、平章先贴木儿、铁睦尔达世、右丞太平、参议长仙、郎中波里不花、外郎老人等人的邀请下,圣旨修复了辽、金、宋三史。在君臣同心、脱脱裁定三史各为正统的前提下,当时以脱脱为辽、金、宋三史都总裁官。
辽史的编纂背景:辽史最初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