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他一直在实录的基础上写国史,最著名的是吴颤和韦述。吴颤写了65卷《唐书》(98卷),韦述补遗续缺,写了112卷国史。从那以后,刘芳和其他人又续集了。但是武宗的实录并不完整,历代的实录以后也没有修复,历史事务也被忽略了。
后梁、后唐两代都下令广泛收集唐史资料。后晋时,贾纬以收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编写了《唐年补录》65卷。
后晋高祖天府六年(公元941年),石敬堂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颖监督。他选择文士,制定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收集数据和编写工作的计划。写作是在唐朝历史的基础上,用当时收集的晚唐历史资料来装饰的。赵颖从两个方面组织编纂。
首先,根据历史博物馆缺乏的历史资料,请下令购买唐武宗会昌元年至唐昭宗天佑元年的传记、中书银台事务、历史博物馆日历、制作诏书等。,不限于年份,并允许采纳。如果年份稍多,记录详细,请简化,不限于资序”。
其次,与张昭远一起制定了完整的历史修复计划,并提出了几项具体措施:司天台从唐高祖武德元年到昭宗天佑元年,“以编写诸帝本纪”;文武两班及藩侯郡牧,各叙累代官婚、名忌、行业、功勋状一本,如有家谱、家牒,也仰送官,“以汇编叙述传”;太常礼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职方、秘书省等部门“备录”、以写礼、乐、刑法、天文、律历、五行、职官、郡国、经籍等为基础,“条列”各相关材料。
[img]818379[/img]
两年后,赵颖成为晋昌军事节度使,离史任不远。然而,在张昭远的具体主持下,编纂工作仍按计划继续进行。因此,史称赵颖“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不完整为基础,有能力的人居职。在编写实录和修改历史200卷行为时,盈盈是最有力的。”。
出帝开运两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只持续了四年多。
《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书成时,刘鹏正在执政,按照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做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所以刘鹏就成了签名作家。除三次监修外,共有9人参加了预修工作。他们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迅、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其中,张昭远始终具体负责其事,用力最勤。贾纬受诏后不久就去职守丧,书成前一年起复,主要贡献是他的《唐年补遗录》65卷,为唐武宗以后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史料。赵熙始终如一,“毕竟其功”。书成之日,王伸被列入“恩奖”名单。吕琦预修唐史,史称“有名”。
《旧唐书》建成后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对后晋进行了大规模攻击,造成了开封和河南省县数百英里内无人居住的悲剧。公私损失非常严重,历史书被抢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旧唐书》在保存史料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旧唐书》的作者离唐朝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就能写出这样一本200卷的大书。
关于唐初的历史,吴颤、魏述、于休烈、令狐等人相继编写的《唐书》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对唐初到唐朝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完整的描述。一般认为,在五代混乱的时候,唐朝虽然悬诏购买过去,但收入很少,所以这部唐朝历史援据很少,而前半部分则是“全用实录、旧国史”。(在研究新旧唐书的论述中,大多引用清代学者赵翼的话:“旧唐书前半部分全用实录,国史旧本”
,由此判定了《旧唐书》的史源。同时,在肯定《新唐书》和《增旧书处》时,也引用了赵毅在另一个地方所说:五代乱七八糟的时候,《旧唐书》的援助很少。宋仁宗时,太平已久,旧记载多于世,所以《新唐书》采取了更多的方式。请注意赵翼下面的说法:“今天的观点是《新书·艺文志》中包含的,比如吴颤的《唐书备阙记》、王彦威的《唐典》、蒋易的《大唐宰辅录》、《凌烟功臣》、《秦府十八学士》、《史臣》等传记、南卓《唐代纲领图》、薛凡的《唐圣运图》、刘肃的《大唐新语》、李肇《国史补》李肇、林恩的《补国史》等书,无忧无虑的几十百种,都是《旧唐书》所没有的。“都五代修《唐书》时从未见过。”
因此,有人认为“新唐书·艺文志所载,比旧唐书·经籍志更为可见。这些都是晋修《旧唐书》时前所未有的。”
事实上,上述认识,无论是赵翼的两段讨论,还是今人的那种说法,都失去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更有甚者,以其《经籍志》没有录制的史籍,是五代修史时从未见过的书。事实上,这些认识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不足以说明这部唐史的历史资料来源。《旧唐书·经籍志》以《古今书录》为依据,是《开元盛时四部书》。至于天宝未来的描述,不是五代后晋时期没有看到,而是史臣们不打算把它混入“开元盛时”的录制中。对此,后晋史官说得很清楚:天宝之后,名公各有文章,儒者多有写作,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都是张部类,其实徒实复杂。臣后出之书,除开元四部外,不欲杂其本部。今据所闻,附写人等传。其他公文集,也见本传此不录。《旧唐书》卷46《经籍志》。
这里提到玄宗天宝以后的写作有三种,一种是“裁国史的复杂性”,另一种是“纪礼法的沿革”,第三种是“公文集”,只是在我的传记中。因此,《旧唐书》中提到的所有写作,特别是《旧唐书》中提到的写作,都应被视为后晋唐史的历史资料来源。
其史料来源于实录。二是唐人修国史。
《旧唐书》简介:为什么唐代史书有新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