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

《北史》是由《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100卷。描述了从北魏登国第一年(386(C8年)到隋义宁第二年(618)的历史。《南史》和《北史》是由李大师和他的儿子李延寿编写的姐妹篇。

充分注意南史和北史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

[img]817803[/img]

为什么李大师要写南北朝史?李延寿是这么说的:“大师很少讲故事,经常被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开。南书称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而且各以其国周悉,别国不能备书,也常常失实。“这种情况,从上面介绍的《宋书》、《南齐书》、魏书可以看得很清楚。李大师当时能看到的人的作品肯定比这多得多,所以他会有更深的感受。李大师认为,要“改正”这种不正常的作史态度,就要“编年以备南北”,写一本贯穿南北朝的史书。从历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的统一必然需要相应的历史作品。唐初,皇家组织撰写梁、陈、齐、周、隋五代历史,重修晋书。他们只说“正统”和“欺凌”,不特别强调“中国”、只有在统一的政治形势下,才能实现“夷”的界限。这反映了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师生活在隋唐时期。当他提出“为南北编年准备”的写作计划时,“五代历史”还没有开始写作,重建《晋书》的工作还没有提到议程,这表明他非常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

李延寿继承了父亲的历史思想,取消了《南史》中的索虏传,不再在《北史》中立岛夷传;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历史均立“本纪”;宋、齐、梁、陈历史也均立“本纪”。从而摆脱了南北朝政治分裂造成的历史学家的偏见和局限性,大致解决了南北历史的地位。这不仅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结局。当我们阅读《南史》和《北史》时,我们不禁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在这种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写作兴趣。


《北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北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

,,

  • 慕容绍宗,东魏名将,北朝第一祥瑞克,无数名将死亡
  • 慕容绍宗(501-549年),东魏名将,鲜卑族。前太原王慕容恪之后,北魏恒州刺史慕容远之子。 早年跟随尔朱荣、尔朱兆,曾任并...

  • 高洋为何从贤君变成残忍暴君?是因为精神分裂吗
  • 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生于529年,卒于559年,死的时候年仅31岁,高洋在其二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可以说是少年英才,统...

  • 高敖曹:高欢破格对他的团队使用汉语的当世项籍
  • 南北朝时期,高敖曹的父亲高义超生了四个孩子,长子高乾,次子高慎,三子敖曹,四子季。这四个孩子因为从小不上学,缺乏纪律...

  • 南北朝第一枭雄将军尔朱荣:四朝帝王
  • 420年,东晋将军刘裕自力更生为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宋朝。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涛统一了北方,形成了南北各自为政、...

  • 旧五代史的历史影响:如何评价旧五代史?
  •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又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后欧阳修五代史记,称...

  • 解密:史书《旧唐书》对中国历史有什么作用?
  •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编辑的《新唐书》出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