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京有老门东和老门西 秦淮河边曾机户云集

随着豫园(胡家花园)的重新开放,门西(与“老门东”相呼应的中国门以西地区)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要了解老门西的古往今来,探索老门西的民俗,不禁要说,这里曾经有很多机房家庭和民间传说。

古都南京的丝织业起源于六朝东吴时期。公元417年,东晋在建康(南京)设立了专门管理织锦的官方部署。此后,元、明、清都在南京设立了官方编织局。

清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丝织锦缎生产达到高峰,秦淮河机户云集,机织声整夜不停。鼎盛时期,有3万多台织机,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业。近30万人以此为生,其中门西约占一半以上。

“福利一世机织万家”

清末至民国时期,南京丝织业逐渐衰落,大力支持该行业的机房更加集中在门西地区。据85岁的贝元德先生说,负责行业管理的缎子公司位于江宁县政府附近的三坊巷(现在是长乐路西端,原省邮电学校)。

缎子公共住宅的设置与一般会馆相似。门联刻有“福利一世机织万家”,阐明了济世为民的宗旨。它的性质是半官半民,主要是制定和监督行规,帮助解决一些疑难纠纷。在机房大户的全力支持下,缎子公司在南京丝织业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在维持机房生计方面发挥了作用。

[img]817659.jpg' />

清末至民国时期,南京当地缎商“号家”有“涂东源”、“王家和”、“林三合”、“德记”、“李久大”、“魏广兴”、“陆家义”、“祁承业”、“陈启源”等家,大部分铺面和房子都在门西。缎子公司附近的丝绸市场入口、颜料车间等街道也挤满了直接为丝绸编织行业生产服务的商店,如机店、梭子店、芦苇店、染色车间、范子线、挑花行、拉花行、边线线、与锦缎包装相关的纸车间等。以此为生的人群和机房人一起占据了门西人民的一半以上,当然也形成了南京最大的手工业独特的风景。忙碌的普通机房《金陵野史》和《门西幽情》写道:“在云锦业的巅峰时期,门西是机房的集中地,仓顶是最重要的地方。据正德江宁县志介绍,仓顶下的花露岗原为明朝军队粮食管理处,仓顶地势最高。作为云锦原料的生丝和编织成品,可以避免水分侵蚀。十有八九是机房。因此,在仓坡之后,到营门口,严家井,五间厅,在这几十条小街小巷周围,机房也是一排排。漫步时,机声滚滚,此起彼伏。“这里描述的机房大部分都是散户,最多只有三五台机器,其中既有自置的,也有挂在大户名下代为加工的。锦缎织机一般长一丈六,高一丈三,宽四尺五,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坐在机上的人,几乎头顶的横梁,被称为“拉花工”,按过线顺序拉。机下的人,住在地下挖的深坑,坐在狭窄的扁担上,脚踏手抛穿梭,称为“织手”。由于空间狭窄,手脚忙碌,工作时间长,工作非常努力。上下忙碌,人们笑称他们是“机房猴子”。

即使是车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和工匠一起工作,忙着做更多的事情。织缎过程复杂,需要做很多准备,如漂染、分色、经络、约子、纬度管等。全家人都很忙,五六岁的孩子也有任务分担,一刻也不闲着。机房里的女人比机房里的工匠更忙、更努力。除了繁重的家务,他们晚上工作到深夜都很常见。

机房工匠们一边穿梭织锦,一边哼着南京白局:“人们说世界上三桩苦,机房不如撑船、打铁、磨豆腐。”;“我讨厌爸爸,抱怨妈妈,做牛马活,吃猪狗粮,冬天不能烤火,夏天不能乘凉。“当然,还有其他幽默有趣的笑话,谈论机房生活的痛苦和快乐。机房人的代代相传,造就了门西人勤劳、敬业、包容、乐观、能干的民俗。

传说中云矶娘娘和仙鹤街

机房里专门供奉的神是云集娘娘,其实也是天上织女的化身。工匠们认为云集娘娘是保佑丝织行业的女神,有了她的呵护,一切顺利,平安康泰,编织精品上品,无残次废品。因此,南京唯一一座供奉女菩萨的寺庙——云集殿,就是机房大户和普通机房捐款建造的。抗日战争期间,寺庙被摧毁,贝元德先生说,它的原址应该在雨花台烈士展厅。

鸣羊街和仙鹤街在集庆路中段南北相对,仙鹤街也留下了仙女下凡帮助机匠的民间传说。据说几百年前,住在这里的张姓母子只靠租来的织机谋生。母亲生病时很孝顺。因为要照顾母亲,儿子虽然手艺好,但往往很难按时交货,生活也很差。突然有一天晚上醒来,母子发现只织了一小部分锦缎,颜色鲜艳无瑕。

从那以后,他们发现有一个仙女,她经常在半夜从空中飞来帮助织布,当他们很难交货。虽然母子俩不敢说话,但他们仍然引起了当地恶霸的嫉妒,认为他们的织布机有仙女。有一天,恶霸带领打手抢劫织布机。在关键时刻,一对鹤从天而降,用翅膀把打手扇倒在地,啄瞎了恶霸的眼睛。

据说仙鹤大概是云集娘娘派来的,正义战胜了邪恶,仙鹤街也留下了机房人家的美好故事。


南京有老门东和老门西 秦淮河边曾机户云集 南京有老门东也有老门西也有老门 秦淮河边曾机户云集

,,

  • 抗战英雄朱赤少将:谁说南京没人敢流血?
  • 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拼搏、为国捐躯的300名抗日英雄和英雄名单。修水者朱赤在其...

  • 隋炀帝杨广曾欲迁都南京 宫殿还没修好却已被杀
  • 公元589年,隋灭陈之后,隋文帝杨坚采取平建康城邑宫室为耕田的政策,下令毁去建康都城、东府城、丹阳郡城,城阙、宫殿、官署...

  • 秦淮名妓李香君如何成为南京史上最伟大的女人?
  • 李香君作为秦淮八艳的代表,使秦淮八艳成为正面形象的群体,载入史册。她的高风亮节也可能改变后人对妓女的歧视。我曾在新浪...

  • 清代南京的[福尔摩斯] 智破诡异[断舌奇案]
  • 袁枚(1716-1798)岀生在杭州,字子才,号简斋,中年辞官后,归隐江宁(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死后葬在城中百步坡。 ...

  • 明朝左良玉为何出兵南京?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 明朝大将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临清人。行伍出身,初于山东与清军作战,后随军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时...

  •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都城? 而不是其他地方
  • 我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都城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朱元璋获得世界后,先后考虑了凤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