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3月8日妇女节”之际,以“唐代女神风范”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示了唐代女性的“群体形象”,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
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像而闻名,被称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有735个洞穴,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个泥塑,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当天披露的《菩萨初唐》包括:莫高窟第57窟、《菩萨-盛唐》103窟、《飞天盛唐》等经典女性壁画。敦煌研究所表示,敦煌唐代壁画中有许多菩萨的形象。在印度佛教艺术中,菩萨的形象包括男性和女性。随着佛教艺术的传入中国,隋朝演变后,在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处处体现了女性的柔情。
[img]817234[/img]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飞天”非常精致,几乎每个洞穴都有。飞天又称“乾达婆”、“紧那罗”起源于印度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专门从事娱乐和歌舞。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女性乐舞伎主要包括天宫乐伎和舞伎。
敦煌研究所分析说,“艺术来自生活”。敦煌唐代壁画中乐舞伎的形象反映了女性在唐代的社会地位,无论是华丽的服饰还是优雅的舞蹈。
在莫高窟壁画中,学术界普遍认为她的原型是古代现实生活中年轻贵族妇女的形象,如皇帝的妃子、公主或贵族的妻子和女儿。文献解释,天女的完美外表,以及造福众生的大多数神奇力量,实际上是古代理想女性形象的升华。
据敦煌研究院介绍,敦煌唐代壁画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没有以“女神”的形象出现在敦煌石窟,但她们是投资洞穴雕像的女主人。
同日,敦煌研究院展出了两幅“女性支持者”壁画。其中,第一张照片中的女性支持者穿着日常服装,属于唐代平民妇女。第二张照片中的女性支持者是一组都督妻子的佛教地图,展示了古代贵族妇女的集体佛教场景。专家分析,这组支持者的形象是真实的,充满了生活氛围,丰富的肌肉和油腻的身体,展示了唐代妇女自信和庄严的一面
敦煌研究院披露莫高窟壁画 揭露唐代女性[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