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露:宋代平民起义不是吃不下饭强拆房子也是诱因

宋朝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王朝,赞美者和骂家都不少。记得汪盛铎先生在《两京梦华-宋朝卷》一书中称宋朝为“令人困惑的朝代”。哪里令人困惑?其实和那些人颂人骂人有很大关系。比如宋代硕果累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恐怕只有《史记》才能与之相比。宋代完成了二十四史的三大历史。宋代人不仅编写了唐、宋、五代的“要”和“通志”,还创造了历史著作“纪事本末”的新体裁;“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个是宋人。宋词在中国诗歌史上堪称独一无二,与唐诗、元杂剧、明清小说相提并论。在其他方面,宋朝也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例如,在政治制度方面,宋朝创造了一种高度集中的新制度。统治是明清时期的法律,成为中国近古代长期存在的国家制度。

但宋朝也是一个可耻的朝代。在宋朝与邻国交战的记录中,宋朝的胜利几次都没有结束。宋朝打不过北方强大的契丹,只好每年给别人纳贡。党项族建立的夏朝是一个只有少数领土的小国,宋朝每年都要给夏朝“奖励”。南宋对金的战斗,也是胜少败多。宋朝的军事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有传言说汤因比愿意生活在中国宋朝,但汤因比在哪部作品中说过这样的话,却含糊不清。

学术上多元化是好事,好处远胜于舆论。无论赞美还是责骂,都是有益无害的。除此之外,在宋朝统治的几百年里,宋朝没有大的文字狱,这是非常可爱的。据说在皇宫的一个秘殿里,太祖皇帝在碑上刻了三条遗训,其中一条是不允许杀害士大夫,上书言事者无罪。在封建时代,这篇文章太棒了。有人说宋朝是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这一点起到了绝对的作用。如果你写几首诗和一篇文章,你将遭受“阴谋造反”或对朝廷“极大不尊重”的指责。谁会舍命为诗歌研究服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三大发明始于宋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再看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汴京的愤怒扑面而来,感觉比现在的一些城市还发达,只是没有现代社会的汽车,摩天高楼等等。据说北宋汴梁的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堪称世界上最多的。陈寅恪先生对宋朝的评价很高:“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造就了赵宋之世。”

[img]817360[/img]

然而,物质和精神的繁荣并不能真正解释一切,有一个金钱流向哪个方向的问题。说白了,各种费用的比例如何,富人是谁,穷人是谁?这些都是必答题,不容忽视。再仔细一点,所谓富到什么程度,贫到什么程度?社会上有很多人吃糠咽菜,还是有很多人吃糠咽菜?这些根本不是“富”二字可以回答的。但是,这些问题比富庶本身更重要。宋朝富裕,据说北宋的年财政收入是明朝的十倍,有些人很滋润,比如高官。官员的薪水有很多种。光正的薪水包括三种:薪水、衣服和鲁苏。首相的月薪是300贯,鲁苏的月薪是100石头,还有春天和冬天的衣服。加上各种收入,首相的年收入总额超过1000贯。蔡京一顿饭只要一个包子就要花1300元。一千三百贯钱是什么意思?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在30%左右,40多个中产阶级的年生活费总和值得蔡京一顿蟹黄包子。此外,宋代的土地制度与以前不同,可以自由买卖。这很好,有点创新。然而,大约80%的土地最终被官僚、地主和寺庙占据,只占人口的10%以上。大约70%到80%的农民只占少量土地。《宋史?“食品志”说:“自建陌生,使人民能以田私相贸易。富人靠别的,厚立价以规利;穷人被迫缺钱,薄移税以快速销售。"这种情况足以使富人变得更富有,穷人变得更穷。农民以土地为生,没有土地就活不下去,所以阶级矛盾尖锐。淳化时期王小波起义时喊出的口号是:“我病贫富不均,今为汝均”。平均主义绝对有害,但贫富差距过大也有害。至少很容易让社会走向极端,失去和谐。

饥饿总是平民举起义旗的原因。宋朝有很多这样的起义。然而,在富裕的情况下,两极分化对人性的挤压也不同于人性在贫困状态下的挤压。因为吃不下饭,情况减少了,但富人对他人尊严的侵犯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虽然史书中对宋代贫困人口的贫困生活有相当多的描述,但毕竟宋代这样的农民起义的次数相对较少。大多数被“逼上梁山”的人并不是因为吃不下饭,而是因为政府和富裕家庭的欺凌。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年),知平江府丘残酷迫害村民。居民王郎等27家,被指为“停藏海盗”,房屋全部拆毁,并被赶出界外,不得居住在沿海各县。王郎等被迫起义。

一方面,它相对富裕,社会发展迅速;一方面,平民受到挤压,积累了很多不满;另一方面,战争失败了,为了和平而给了人们土地和金银。宋朝给人的印象一般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富裕繁荣的朝代,一个畸形不和谐的朝代,一个软风吹拂的朝代,一个愤怒逐渐聚集的朝代。几乎所有这些矛盾都可以找到一个根源:统治者的政策。

由于其前朝由孤儿寡母执政,掌握兵权的赵匡胤毫不费力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因为如此,他对武人百人不放心,千方百计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宋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多却无力,都源于赵匡胤刻意的制度设计。宋朝一直认为内患比外敌入侵更可怕。“先平内寇,再御外侮”的主张在高层非常有市场。只要官员不谋反,贪污受贿,吃喝玩乐什么都可以。这种设计的直接后果是宋代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今天不用细说“三冗”之多。总之宋朝的钱大部分都花在这上面了。钱从何而来?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向富人和人民征税。宋太宗说:“富室连我的钱,为国守财。“国家征税有钱再去养冗官冗兵,往复循环,没完没了。至此,宋代“积贫积弱”现象不呼而出。专制在前,不畸形也很难。


揭露:宋代平民起义不是吃不下饭强拆房子也是诱因揭露:宋代平民起义不是吃不下饭强拆房子也是诱因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