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书籍“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但《乐经》死于秦末战火,所以剩下五经。汉代的班固说:“五经是什么意思?谓《易》、《尚书》、《诗》、《礼》、也有春秋。”
“五经”的说法早就出现了,“四书”的说法出现在南宋,与朱有关。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将在福建漳州上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为一套经书出版。其中,《大学》和《中庸》不是一本独立的书,而是从《礼记》中提取出来的。当朱的《四书章句集解》问世时,就有了“四书”的说法。
[img]816012[/img]
“四书”的出现,其实最赚钱的是《孟子》。早在汉代,《孟子》就根本没有被视为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甚至被列入百家;汉代学者认为《孟子》只是儒家经典的辅导书。五代后蜀孟昌时,《孟子》开始翻身,最终被列入“经书”。到了南宋,朱的《四书》被列入《孟子》,《孟子》彻底翻身,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到了明朝,朱元璋觉得《孟子》很刺眼,想把它从经书里拉出来,但是有些读者要为此拼命,所以也放弃了。
孟子曾经只是儒家辅导书 五代时纳入[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