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梁武帝之子杀子[滴血认亲] 专家说这种方法不科学

说到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滴骨认亲。事实上,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

故事“滴骨认亲”

古代就有“亲子鉴定”,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其方法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为亲”。
《南史》记载了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本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她受到了武帝的青睐。入宫后,她在7月份生下了萧综。宫中怀疑不是武帝自己的。萧综长大后,去挖东昏候的坟墓,挖出骨头,用自己的血滴在骨头上。看到真的能渗入骨头,萧综半信半疑。在儿子的尸骨上用自己的血进行试验,血液还能渗透到骨头里,所以深信不疑。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为萧,并表示将为东昏候服丧三年。后来,萧综投奔北魏,改名为萧志,并表示将为东昏候服丧三年。萧综是否是东昏候的亲生子女,已不再重要,现在也无法考证。但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已被公认。

根据《洗冤记录》,某A是父亲或母亲,有骨头。某B为什么要认出自己的男女?试着让某B刺一两点血,滴在骨头上,是自己的,血会渗入骨头,否则不会进入。俗话说“滴骨亲”,盖谓这也是。

观众熟悉的“李府连环案”是《大宋提刑官》中非常精彩的一段。玉娘的丈夫被杀了。宋慈发现了真相。玉娘的父亲和魁是罪魁祸首。原来和魁不是玉娘的亲生父亲。在法庭上,宋慈找到了玉娘亲生父亲的骨头,并通过滴骨法进行了检查。玉娘刺破手指,指着血液迅速渗入骨骼,证实玉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

[img]816360[/img]

这种“滴骨认亲”的鉴定方法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血液都不会渗入骨骼。古代的滴骨认亲是一个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识别只能通过DNA识别。

DNA应该用于现代“认亲”

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也被称为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一种基因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颗粒”,在繁殖过程中,父母将部分DNA复制到子代,以完成特征的传播。

科学上,孟德尔有一条遗传定律,说孩子的遗传特征是由父母提供的基因组合组成的,在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检查遗传特征,看它是否符合遗传规律,然后做出判断。

DNA是人类遗传的基本载体。人类染色体由DNA组成。每个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成对的染色体,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受精后,夫妻提供的23种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23对(46条)儿童的染色体。这种循环构成了生命的延续。

DNA分析作为最前沿的刑事生物技术,为法医物证检验提供了科学、可靠、快速的手段,使物证鉴定从个人排除过渡到相同的识别水平。DNA检验可以直接识别犯罪,为解决重大疑难案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标志系统的检测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方法。


梁武帝之子杀子[滴血认亲] 专家说这种方法不科学梁武帝之子杀子[滴血认亲] 专家说这种方法不科学

,,,

  • 梁武帝[40年不近女色]:追求长生不老
  • “万寿无边”,是所有皇帝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萧衍选择了后者,取风流或赌长寿。 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认为,从佛教...

  • 侯景的悲剧:被南北三朝逼反的可怜人
  • 侯景,一个会看外表的“事后诸葛亮”,解释了他的外表:“侯景个子矮,上身长,下身短,额头宽,颧骨高,脸色暗红,没有胡子。他...

  • 萧衍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高祖武帝萧衍生平
  • 梁高祖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庙号高祖,大梁政权的建立...

  • 萧绎一生最大的爱好是什么?萧绎最后怎么死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再辉煌再成功的人生终究抵不住时间的流逝。萧绎曾经的光辉岁月,风流人生早就随着一个帝国的...

  • 昭明太子萧统的父亲是谁?萧统是怎么死的
  •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于襄阳,当时萧衍在担任雍州刺史。萧衍夺取了南朝齐的皇位后,就立萧统为太子。萧...

  • 萧衍身为皇帝却为何节俭?一床被子盖了好几年!
  • 中国古代皇帝中,荒淫好色的多,洁身自好的少,而40年不与女人同屋的皇帝就只此一例了。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被大臣“皇帝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