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辛店街南关西里拆迁废墟中发现了300多块明代北京城砖,上面刻着工匠的名字。这些旧城砖目前已暂时存在于合成公社区,在长辛店老城棚户区改造完成后,将在当地展示。
长辛店街合成公社区书记尹喜军非常珍惜这300多块明城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长辛店文化保护协会会长,这些明城砖的发现也得益于文化保护志愿者。
尹喜军说,长辛店街南关西里是长辛店镇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的建设场所,已经开始拆迁和拆迁。几天前,文化保护协会的一名成员霍克廷突然找到了尹喜军,说他在拆迁房屋的废墟上看到了一些特别大的砖块。几乎同时,文化保护协会的另一名志愿者李湖也找到了尹喜军,说这些砖就像明清时期的老城区砖。
[img]815240[/img]
尹喜军当时骑着三轮车去了现场。发现老城砖的房子大概是20多年前建的违法建筑。下面的砖是大砖,长近半米,很重。尹喜军花了老板的力气才搬上车5块。回到社区,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3厘米,与记载中明代北京城砖的尺寸一致。刷掉老城砖上的灰,发现砖上有戳痕。
“明代造城砖实行责任制,砖上刻着工匠的名字。”尹喜军说,比如一块城砖上刻着“寿工”的方章,中间的字不清楚,下面刻着“工匠刘天祥造”。
尹喜军告诉记者,长辛店古镇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未来将有更多的休闲空间,如绿地。他希望将来能把这些东西留在长辛店,作为休闲空间的历史标志。
北京发现了300多块明城砖 半米长的部分雕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