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赶狼,后门进虎,灭掉一个没落的敌人,兴起一个强大的对手。宋朝两次遇到这样的尴尬事件。
第一次是联金灭辽,然后就有了靖康的耻辱。北京的宗室被搜了一空,成千上万养尊处优的赵姓子孙哭着被俘北;后一次是联蒙灭金,最后是有山之战。从小,皇帝以下十万军民投海殉国,上演了大汉民族最悲惨的一页。
后人对联蒙灭金有很多争议。我们应该联系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联系?跳出那段历史,后人自然比当时的人看得更真实——然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无论多么炒作,都是无用的。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联蒙灭金是宋朝60多年来根据情况不断调整的结果。不是他们不想联合黄金,而是黄金不想和他们联合起来。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蒙古,但他们仍然很容易与宋朝作斗争,对吧?失去蒙古的土地,我们从宋人那里拿回来。
[img]814409[/img]
结果呢?宋朝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弱,也没有占便宜。而且,最后一点与宋联合的可能性被打败了。
当时,在宋朝,有很多人不愿意与金朝决裂,反对利用人民的危险。当金朝没有反击的力量时,他们尽最大努力放弃北方的土地,迁都汴京,不再运送新年硬币。
反对最强者,乔行简算一个。
他出生于靖康变革后的29年(1156年),37岁。1214年,在蒙古的压力下,金朝迁都开封。大臣真德秀建议借此机会停止支付年币。不管怎样,金朝没有能力大规模侵略我们。朝臣们同意他的观点。但首相史弥远犹豫不决。很难做出决定
,时任淮西转运法官的乔星,简写了一封关于此事的书,说:“强鞑靼逐渐兴起,其势力足以杀死金子。金,过去的仇恨,现在的封面。古人的唇亡牙寒可覆,宜姑和硬币使他们拒绝鞑靼人。”。
这意味着它是死敌,但现在它可以成为我们的屏障。宋和金已经成为唇亡牙寒的趋势。最好继续给他们年币,让他们有钱招兵抵抗蒙古。
如果年币真的能赚到这样的利润,那其实是笔划生意。钱对宋朝来说不是大问题,但在目测的未来,没有必要把宋朝的年轻人送到战场上。金朝会死,但它可以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至少成长一代人。有比这更好的想法吗?
史弥远说得很透彻,就是这样。然而,就在岁币运往金国的时候,消息传出去了。
现在砸锅,命,我们有些事啊,但愤怒,我们必须继续遭受?摧毁金朝,雪前羞耻。至于直接与蒙古接壤,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然后再说一遍。先报复一下。
于是太学生黄自然、黄洪、周大同等人“同伏丽正门,请斩行简以谢天下”。
你故意聚集在朝廷的压力下。我们知道我不会在大宋时期杀死书籍和言论的人吗?你想把朝廷限制在不义上吗?想让我们背叛我们的祖先吗?闪闪发光
[img]814410[/img]
乔行简没有死。此外,他还一路晋升。。。加少师、保宁军节使、醴泉观使、封鲁国公。他于1241年在家去世,年龄86岁。赠送大师和死亡文惠。
有人想说,难怪宋朝要死,投降派这样被重用。
事实上,当时没有投降派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有观点,你可以尽可能多地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如果主战的口号响了,谁最爱国,宋朝人多,一人唾沫,元朝早就灭了。力量就在那里,忽视现实,盲目前进,怕宋朝死得更早。
更何况人家一生都有很多直言不讳的地方。
宋立宗即位。他用章子骂皇帝。你老了就位后,很多正直的大臣要么被贬,要么自请退休。世界上的人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罪,只看到他们都被驱逐出朝廷。所以“大家都以为陛下废了远方的好人,讨厌直言不讳”。这些人获得了名声,但朝廷受到了质疑。“夫贤路广而不窄,路开而不塞。”。
说白了,别怪别人骂你皇帝,但是皇帝自己做的太少了。
战前宋蒙最具前瞻性的建议:继续给钱让金国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