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档案资源普查中,该局意外发现了清同治时期的学院经济专志。经核实,该专志是湖南最早的学院经济专志。
这本名为《灵邑梅岗宾兴广印金传书》的专志,是清同治七年出版的官方刻本,用棉纸雕刻,共248页。详细记录了湖南省灵县(今炎陵县)梅岗学院接受11名村民捐款的账目,以及同治七年灵县丞、教甲、训练、千总和当地人、林生、监生联名林文等多项文献资料。
郴州北湖区历史治理办公室副主任李万忠介绍,梅岗学院建于清嘉庆22年(公元1817年),由时任知县麦连倡议、朱光贤、贾元贞等领导。由于院南有梅峰,故名梅岗书院,是专门为灵县客家子弟读书的书院。灵邑梅岗宾兴广额印金传书宽22厘米,长33厘米。书中的字大如清代的小铜币,非常精致,反映了清代中国造纸印刷业的发展。
[img]815012[/img]
“从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办公福利学院主要依靠社会捐赠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需求。”李万忠说,书中记载的梅岗学院捐赠学田有三种不同的方式。除了直接捐赠和捐赠学田外,还有一种是捐赠谷物,即稻田本身不捐赠,但收入租赁谷物或租金,除了支付朝廷税,其余的捐赠给学院,非常独特。
北湖区档案局副局长何文联发现,由于清代印刷成本较高,如灵邑梅岗宾兴广泛印刷金传记等印刷数量较少,一般约10本,能抵抗鼠蛀、水火侵蚀,以及战争和特殊时代,传播极为罕见。”该专志在研究清末湖南县、州级学院的经济来源、教育机制和农村设置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湖南发现保存完好的清代古书 为官刻本经济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