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的艰苦抗日战争,中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71年后,江苏省微山湖滨沛县被怀疑埋葬在四川抗日英雄的地方。由于当地村民和文史爱好者的呼吁,四川烈士遗产和当地政府正式开始了8月15日的研究和保护过程。
15日,沛县民政局优抚处郝敬利股长在江苏省沛县杨屯村杨屯中学疑似抗日战争川军烈士墓地实地调查后,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证实,学校里确实有尸骨。“学校地下埋尸骨是真的。”
郝敬利表示,沛县将开始保护学校。如果确认为烈士墓地,将在征求烈士遗属意见后进行修复、改造、保护和管理。”
微山湖边的过去
实地调查的发展离不开沛县杨屯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李东虎和他的侄子吕高群。65岁的李东虎从小就听大人说,村东有一片“蛮子林”,里面埋着许多抗日英雄。“蛮子”是四川等西南地区当地人的名字,“林”是墓地。
但李东虎一直不知道这是哪支军队,何时来到杨屯,又怎么会在这里丧命呢?
直到2015年底,李东虎才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名为“滕县保卫战”的故事片。正是这部电视故事片让李东虎将村里口口相传的故事与抗日战争的第一场胜利台儿庄战役联系起来,并开始了他半年多的搜索和调查。今年5月,李东虎联系了四川烈士遗属,最终将他的调查结果交给了当时参加战役的川军22军团长何之子何允中。
与受过低等教育的叔叔李东虎不同,吕高群不仅是一名农村医生,也是一名文学和历史爱好者。他探索了周朝的历史遗迹,并协助当地文学和历史部门编辑了县志。杨屯中学墓地的“奇怪的谈话”早已萦绕在他的心中。20世纪80年代初,杨屯中学重建了整齐的白骨,吕高群就在现场。当时,他在杨屯中学上了二年级。
吕高群和李东虎走访了杨屯村外大量60岁以上的老人,希望从他们的片段记忆中拼凑出当年的场景。在调查中,吕高群发现,“蛮子林”的传说可能与滕县的战役密切相关。过去,“蛮子林”曾被认为是1940年小屯战役的烈士墓地。
[img]814879[/img]
“那场战斗死的人不多。学校里有几十具遗骸,很大。”因此,杨屯中学埋葬的遗骸很可能来自更大的战斗,如台儿庄战役的前站——滕县悲剧保卫战。
“杨屯怪谈”
沛县民政局负责人郝敬利告诉记者,在15日的现场调查中,由于坟墓和墓碑都埋在学校下面,目前“地上什么也看不见”。
14日晚,记者采访了56岁的杨怀平,杨屯中学的前教学主任。20世纪80年代,他经历了杨屯中学重建的整个过程。据他回忆,学校建设团队在挖基础时挖出了大约10根白骨头,“埋得很深,大约1米半深。也许是1957年,洪水淹没了学校,淤泥堆积在上面。”
杨怀平之前也听过老人讲“蛮子林”的故事,所以他给孩子们上了爱国主义教育课,告诉他们骨骼的原因。
“晚上自习有时候能看到‘鬼火’。”
“什么样子?”“偏蓝,随风摇晃。靠近就没有了。”
“害怕吗?”“不怕,我知道是磷火,也知道是烈士陵墓。”
杨怀平说,当时挖出来的骨头又埋在了附近的空旷地方。
2
没有记载的历史
杨屯的故事已经传播了70多年,但对郝敬利来说,实施这些骨头的来源仍然是一个“头痛”。
根据沛县民政部门的调查,沛县的县志、党史等档案中没有关于此墓的历史原因的记载。
对吕高群来说,最重要的文字史料之一是第五战区苏北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长冯子固的回忆录《鸡鸣集》。这本回忆录记录了滕县战役后四川军队和苏北人民共同抗日的经历。
郝敬利告诉记者,由于杨屯和附近8个村庄位于煤矿坍塌区,他们正在搬迁。杨屯中学将在秋季开学前搬迁。”目前还没有危险,但几年后可能会崩溃,杨屯中学将成为一个湖。”
为了避免影响墓地的调查,郝敬利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学校的保护工作。接下来,沛县宣传部门将与县文化局、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开展墓地研究和挖掘工作。”确定结果后,将向江苏省民政部报告。”
沛县民政部门将积极配合郝敬利进一步表示,对烈士遗属的要求。
[img]814880[/img]
同步播报
六十位川军后人联名发声:
“如果是英雄遗骸,希望得到保护”
“看到关于沛县的报道后,我们都在关注。”8月15日,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1年。沛县杨屯村疑似抗日战争川军埋骨地的消息引起了全国各地市民的关注。许多川军后代联合命名:“如果是英雄遗骸,我希望得到保护。”
在川军后人的联合声明中,包括22集团军41军122师少将赵渭滨的孙子赵令德、22集团军45军中将副军长、127师师长陈离孙女金雷、22集团军41军124师370旅740团王林之孙王尹等60多名后人的声音,都希望保护抗日士兵的遗骸。
对此,著名川军抗日将领邓锡侯之子、前全国政协委员邓宇民表示,从目前的反响来看,各界都非常关注川军抗日战争,知道他们是当年为民族而战的四川军人。“我希望这份声明能增加一点需求,希望这些为民族而死的士兵能有一个合适的埋骨之地。如果确认这里是川军的埋骨地,希望能在当地修建纪念碑,作为传承抗日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
“抢救”小组得到最新消息:
当地人见过墓地石碑
疑似埋碑的消息也引起了江苏、四川等地的关注。”我们每天都在总结和分析前线的所有情况。”15日下午5点,巴蜀抗日战争史研究所研究员何云忠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我确实收到了当地村民的报告,有人看到了一块碑,疑似是为四川军队的士兵而立的。”
何允中说,这个消息非常令人兴奋,“如果真的有一块碑,当地部门安排文物专家寻找后,就可以基本确认骨骼的身份。”
“远在山东的组长王尹和其他人也在关注它。”何云忠说,四川已经确认了下一个计划。只要四川军队确认前面有埋骨石碑,“工作组就会立即派人到现场。”
江苏一中地下有尸骨 抗日战争川军是否需要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