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影视剧轮流播出,这些宫廷剧中总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
在这些清朝宫廷剧中,太监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他们在宫廷里呼风唤雨,能与皇帝融为一体,能对大臣们指气使,能与宫女调情..
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上,绝大多数太监都处于宫廷食物链的最低端,生活相当艰难。更不用说繁荣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可能无法解决最基本的食物和衣服问题,并完全成为“奴隶”的角色。
当然,安德海、李莲英、张兰德等少数大太监也出现在清朝。他们仍然很漂亮。然而,无论他们多么体面,他们手中的权力总是非常有限的。他们不像明朝大太监魏忠贤那样只手遮天,连皇帝都怕他三分。可以说,终清时期没有太监专权。
为什么会这样?
[img]813233[/img]
1、清朝降低了太监的官方水平,建立了复杂而苛刻的太监水平体系。太监整天忙于内斗,没有太多精力结党营私,玩弄权力。
2、清朝切断了太监与外界的关系。乾隆一当皇帝,就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太监在宫中传言政治事务。太监违反了这一禁令,不得不失去理智。这样,太监就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无论权力有多大,都是无用的。
3、清朝禁止太监入朝。明朝,王震、刘瑾、冯宝、魏忠贤等大太监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掌握了东厂等具体行政机关,拥有金衣卫等准军事机构。清朝的大太监,如李莲英,即使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也没有担任行政职务,远远落后于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和沈宝珍。
4、清朝故意贬低太监的地位。康熙直言不讳地说:“太监是最便宜的,昆虫和蚂蚁是普通人。”这是非常独特的。事实上,清朝太监的地位确实如此。他们死前在宫殿里做牛和马。死后,他们甚至负担不起丧葬费。他们只能卷出一张破碎的席子,埋在荒山里。
5、清朝严格控制太监数量。明朝宫廷中的太监数量最多超过10万。清朝的太监数量远低于。清初,宫中只有1000多名太监。后来,随着宫廷规模的扩大,太监数量逐渐增加,但基本上控制在3000人左右。这样的人不能制造麻烦。
6、清朝制度上限制了太监的权力。明朝的太监日夜与皇帝相处。皇帝下达的命令是由“司礼监的太监用朱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内阁写圣旨,交给六部校对颁发。清朝把太监和皇帝分开,皇帝下面是内务府。在内务府下,是管理太监的“敬事室”。这样,皇帝就不那么容易重用太监了。
为什么清朝没有像明朝那样强大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