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天平的指针。如果指针偏左,可能会有独裁皇帝;如果指针偏右,大部分都会产生傀儡皇帝。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无权,@ 大多数傀儡皇帝都被权臣压抑和尴尬。在历代傀儡皇帝中,有些被绑架,有些被废墟,有些被禁止,有些被砍头;然而,恐怕只有东魏的孝静皇帝在公共场合被警告、责骂、殴打甚至指责“谋反”。
[img]813549[/img]
孝静帝(524-551),名叫元善见,祖父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父亲是清河王元贤。北魏末年,高欢操纵生杀夺权。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在永熙三年(534年)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还没到位,就“出入已叫警察”,而且刚悍自用,只有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将元旦赶下台,另立元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平。这样,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同时出现在北魏,从而分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兖州东部,青州起兵,西部西魏的掠夺,南部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面,是十一岁的孝静皇帝无法应付的。再者,父亲的废立经历,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只有高欢之命才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至叶城。当时,叶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的青雀,飞到叶城。羽鹤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生动地讲述了北魏皇权的失败和少年天子的艰难危险。从即位的那一天起,孝静皇帝注定无法摆脱傀儡皇帝的屈辱命运。
高欢雄心勃勃,但他从讨伐叛逆、复辟君位开始,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从小就很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让他对世界有了更好的了解。为缩短与高欢的距离,天平四年(538),孝静帝主动提出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前后固辞”,孝静帝死缠硬磨。直到兴和元年(539)五月,孝静帝才如愿以偿地成为高欢的女婿。从那以后,高欢表面上对孝静帝还算恭谦,孝静帝也成长得有胆有谋,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文学好,能用石狮过墙,射无不中”,有“孝文之风”。
武定五年(547),高欢去世,高澄继承父职,继续控制东魏朝政。假如说高欢还算有点良心,那么,高澄简直就是蛮夫,就是野兽。在高澄看来,东魏的江山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是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为控制孝静帝,高澄提拔心腹崔季舒当黄门侍郎,监视孝静帝的一举一动,并随时汇报。有一次,高澄写信问崔季舒:“痴人比复怎么样?痴情小差吗?心检校宜用!意思是皇帝比以前怎么样?癫痫的情况好转了吗?癫痫的情况好转吗?你必须用心盯着我!此后,孝静帝处处受高澄约束。
被大臣指责谋反 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