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812420[/img]
在屈斗宫德化窑46处遗址中,连片梅岭窑遗址最具代表性。据悉,梅岭窑遗址调查的十余座古窑主要分布在内坂、大龙口、梅岭三个角落,其中宋元时期有4座古窑,明清时期有8座,民国时期有2座,涵盖阶级窑、龙窑等窑形。考古学家张红星说:“如此密集的窑分布确实令人震惊。”。
梅岭德化窑遗址有两个明显的窑址,即清代和现代古龙窑。上世纪90年代才停止使用最年轻的一座,两座龙窑依山而建,窑头、窑尾仍在,中间部分已倒塌。原来龙窑周围覆盖着树林,为烧窑提供了木材。下面有小河,为瓷土加工提供了水源。离这里不到两公里的观音岐提供了上等瓷土。这两个遗址将用于展示,其他遗址将按照植物标志的要求进行区分,不会破坏原有的风格。
[img]812421[/img]
从梅岭到内坂角,需要绕过半座山。在狭长的山间小道上,清晰可见混入泥土的瓷片。考古研究人员在梅岭窑遗址收获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瓷器标本。标本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根据标本类型,发现宋元时期的烧制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日用品和出口茶杯、粉盒、瓶子和罐子。明朝继承了宋元时期的风格,增加了雕塑。清代以青花瓷为主。散落在窑址周围的瓷碗片依然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最早的瓷片可以追溯到宋代。
梅岭窑址将通过恢复瓷土加工、制坯成型、装窑烧成等原貌,展现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制瓷的独特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梅岭遗址德化窑 14个窑址的考古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