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梅岭遗址德化窑 考古调查发现了14个窑址

[img]812420[/img]

在屈斗宫德化窑46处遗址中,连片梅岭窑遗址最具代表性。据悉,梅岭窑遗址调查的十余座古窑主要分布在内坂、大龙口、梅岭三个角落,其中宋元时期有4座古窑,明清时期有8座,民国时期有2座,涵盖阶级窑、龙窑等窑形。考古学家张红星说:“如此密集的窑分布确实令人震惊。”。

梅岭德化窑遗址有两个明显的窑址,即清代和现代古龙窑。上世纪90年代才停止使用最年轻的一座,两座龙窑依山而建,窑头、窑尾仍在,中间部分已倒塌。原来龙窑周围覆盖着树林,为烧窑提供了木材。下面有小河,为瓷土加工提供了水源。离这里不到两公里的观音岐提供了上等瓷土。这两个遗址将用于展示,其他遗址将按照植物标志的要求进行区分,不会破坏原有的风格。

[img]812421[/img]

从梅岭到内坂角,需要绕过半座山。在狭长的山间小道上,清晰可见混入泥土的瓷片。考古研究人员在梅岭窑遗址收获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瓷器标本。标本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根据标本类型,发现宋元时期的烧制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日用品和出口茶杯、粉盒、瓶子和罐子。明朝继承了宋元时期的风格,增加了雕塑。清代以青花瓷为主。散落在窑址周围的瓷碗片依然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最早的瓷片可以追溯到宋代。

梅岭窑址将通过恢复瓷土加工、制坯成型、装窑烧成等原貌,展现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制瓷的独特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梅岭遗址德化窑 考古调查发现了14个窑址梅岭遗址德化窑 14个窑址的考古调查

,

  • 杨迪皇帝在历史上被妖魔化 建设开拓工作被忽视
  •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舒家平在讲座中介绍了杨迪皇帝墓的最新发掘和研究成果。自2013年发现杨迪皇帝墓以来,...

  • 包公遗骨今何在?部分头盖骨保存在安徽省
  • 2015年初,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开始关注“包公遗骨”,欲破译包公基因密码,此前该研究团队首次确定曹操家族DNA类型,受到...

  • 扬州杨迪皇帝墓的考古发现很重要:萧后冠饰有棉花
  • 昨天下午,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市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扬州博物馆讲堂”在扬州市双博物馆讲堂举行了第1...

  • 大西国遗址已消失的百慕大海底金字塔真身
  • 目前,百慕大之谜的探索正与寻找“大西国”遗址相结合。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海底发现的金字塔建筑,可能就是大...

  • 发现了2000年的微型金银纸卷 藏在墓主护身符里
  • 据外国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科斯托拉茨发现了微型金银纸卷。 据报道,在人类墓地旁边发现了这些非常小的纸卷...

  • 晚期旧石器遗址 它将揭示古人类的生存方式
  •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一万年。多么遥远的时代啊,当时人类的脸上还有旺盛的头发,四肢也不是很发达,像猴子一样跳?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