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唐朝变得更加衰弱。907年,朱文最终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自唐末以来,藩镇分裂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王朝变化最频繁的时期,实行军阀强权政治。一方的藩镇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推犯朝廷,取而代之的是建立自己的王朝。与此同时,在王朝内部,为争夺王位而内讧,父子相杀,兄弟相杀事件层出不穷。@ 五代就是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军阀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夺取王位。石敬堂就是这样一个无耻的人,他通过出卖土地、认贼作父、获得契丹的帮助,爬上了王位。
[img]808482[/img]
石敬堂出自西夷。他的父亲是一只标准的鸡。他跟随沙陀贵族李国昌和李克与父子作战。石敬堂年轻时受到当时代州刺史的李思远的赏识,成为李思远的女婿。李思远是李克的养子,后来是唐明宗。
唐明宗死后,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这就是闵帝。他在位仅四个月,皇位就被唐明宗的养子李从可夺走,李从河就是末帝。末帝即位后,任石敬堂为北京(太原)留守,太原节度使。李从珂获得皇位,对石敬琏来说是一种刺激。他还积极策划如何度过皇帝的瘾。太原地形险固,粮食充足,石敬堂将洛阳的钱运到太原,准备以太原为基地,勾引契丹为助,夺取皇位。
契丹是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公元907年,阿宝机统一各部门后,建立了政权。阿保机死后,耶律德光继立,改国号为辽。随着阿宝机政权的建立越来越强大,五代北部边境经常向南入侵。但当时阿保机成立后不久,他还派使者到后梁王朝称臣,以获得书封,后梁书封契丹为侄叔之国。契丹不断南入,也经常遇到不小的阻力,还不能长驱直入。
[img]808483[/img]
石敬堂与他的下属桑维翰、刘志远共同策划,引契丹为援,夺取后唐天下。石敬堂要求桑草提交契丹的文件,称他为契丹皇帝,并向契丹皇帝致敬,并承诺在事件成功后割让卢龙和雁门关以北诸州的土地。刘志远也觉得太过分了。他对石敬堂说:称臣就够了,行父子之礼太过分;如果你给更多的钱和物,契丹可以出兵帮助和割让土地。恐怕这将成为未来中原的一大灾难。到那时,后悔已经太晚了。但是石敬堂皇帝渴望梦想,根本听不进去。当时石敬堂45岁,耶律德光34岁,石敬堂此举无耻。
石敬堂叛唐后,唐末帝以张敬达为部署讨伐,杨光远为副。张敬达在晋安乡(晋阳南)筑长围围困晋阳,石敬堂领导坚守,但也面临缺粮问题。9月,耶律德光帝率领5万军队援助石敬堂,当天打败唐兵,包围晋安寨。末帝派兵解围。卢龙节让赵德军领兵解围,但他给了耶律德光很多金丝,并要求立自己为皇帝。他提出的条件是带兵占领洛阳,与契丹合同为兄弟之国,同意让石敬堂常镇河东。这个条件比石敬堂差很多,但尽管如此,耶律德光觉得自己一个人深入,赵德军还是有很强的实力,有被后唐军队切断退路的危险。耶律德光准备答应赵德钧的请求。听到这个消息,石敬堂非常害怕。他派桑维翰去契丹军营,跪在耶律德光账前,从早到晚哭着阻止耶律德光答应赵德军的要求,最后耶律德光放弃了。
11月12日,契丹耶律德光册封石敬堂为晋帝,同意双方永远是父子之邦。晋每年向契丹交付30万条丝绸,并将燕云交付10万条⑥州割让给契丹,这十⑥州是:幽(辽升为南京,又称燕京,即今北京)、涿(河北涿州)、盈盈(河北省河间县)、莫(任丘)、檀(密云)、蓟(蓟县)、顺(顺义县)、蔚(蔚县)、新(河北省原涿鹿县)、(怀来县)、儒(北京延庆县)、武(河北原宣化县)、朔(山西朔县)、云(大同市)、应(应县)、环(朔县东)。11月,杨光远杀害张敬达,向契丹投降。11月,杨光远杀死张敬达,向契丹投降。耶律德随后与石敬堂一起向南进军,派高谟翰为先锋,与后唐降军一起向南进军。在团柏谷,赵德军和他的儿子率先逃跑,其他将军纷纷逃跑,士卒崩溃。赵德钧、延寿逃往泸州,耶律德光和石敬堂到达泸州,赵德钧父子投降契丹。到目前为止,耶律德光还没有继续南下,石敬堂继续向洛阳前进。后唐军队投资石敬堂。最后一位皇帝、曹太后、刘皇后等人将国宝带到玄武楼自焚。当晚,石敬堂进入洛阳。石敬堂是后晋太祖。
[img]808484[/img]
以耶律德光为父皇,以契丹为臣,每次契丹使者到来,他都会拜受契丹诏。除了每年运送的金丝,还有大量的珍贵礼物,如吉凶庆吊、节日礼物、后晋向契丹进奉。以至于英太后、元帅、王子、韩延徽、赵延寿等大臣都有礼物。如果他们有点不开心,他们会派使者来指责。石敬堂每次都卑躬屈膝地道歉。后晋的使者来到契丹时,契丹没有注意到他们。使者回来向朝廷报告。朝廷和人民都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但石敬堂从不感到不耐烦。皇帝真的很尊敬他。
契丹从石敬堂那里得到燕云十⑥州,但一些地方的军民反抗使契丹统治者无法轻易获得这些地区。例如,在云州,云州节日法官吴林对公众说:我们有礼貌的习俗。我们怎么能成为易迪的大臣呢?他被推荐主持云州州事务。在吴林的领导下,云州军民闭门拒绝,契丹士兵无法征服,不得不绕城而行。
获得燕云十的契丹⑥以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分为南京道和西京道。石敬堂割让十⑥从此,中原王朝在与契丹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桑维翰曾谈到过北方的情况,指出契丹骑兵,利在坦途,中原步兵,利在险阻。割让十⑥以后,燕蓟以南,千里平原,步兵和骑兵谁更有利,就很清楚了。
石敬堂死后,侄儿石重贵继位。石重贵不向契丹称臣,后晋朝臣中也有以景延广为首的强硬派。耶律德怒不可遏,派使者质问。耶律德光从开运元年(944年)开始多次入侵河北、河东各州县,到处都是玉石。开运二年(945年),契丹军攻占邢(邢台)、明明(河北永年县东南)、磁(河北磁县)三州,到安阳河。后晋为抗击契丹,动员全国兵力,阳城一战,契丹大败,耶律德光丢了车,骑骆驼逃回幽州。
[img]808485[/img]
经过三年(946年)的运输,后晋将领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陆续投降契丹,契丹军在耶律德光统的带领下直奔中原腹地。第二年年初,开封坠落,石头被俘。中原人民纷纷站起来,勇敢抗击契丹统治者的骚扰。这时,沙陀人刘志远,原石敬堂部将,此时担任太原节度使,在太原称帝,国名为汉。
据说契丹有燕云十⑥州,使它成为南侵的根据地。后周,契丹帮助北汉进入中原,北汉也与契丹勾结,想模仿石敬堂。
周世宗柴荣曾在显德⑥牟(959年)北伐,收复了三州、益津关(河北霸县)、颍、莫、宁(河北静海县南)、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北伐暂停,因周世宗病逝。
北宋成立后,内地统一,宋辽对峙形成。宋太宗曾两次大规模北伐,试图收复燕云故地,但都失败了。
由于北方重要地区的丧失,北宋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不得不以兵为险,依靠驻军守卫边防,严重影响了北宋国家政治军事的各个方面。
五代十国时期为宋代埋下了深深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