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果三国庞统没有死,他能成为丞相吗?他能比诸葛亮聪明吗?

[img]803267[/img]

庞统(179-214年)是汉代荆州襄阳(治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的重要谋士和诸葛亮被崇拜为军师中郎将。和刘备一起进川,在刘备和刘璋分手的时候,提出了三个中下策略,刘备用了。

刘备进入四川,留下诸葛亮和关羽守卫荆州,让庞统跟随。进入蜀国后,刘备的军事行动使用了庞统计政策。不幸的是,当他围攻罗城时,庞统率领所有人攻击城市,并被流箭射中死亡。他死时只有36岁。有人说,如果庞统死得不早,诸葛亮可能无法成为总理,刘备很可能会重用庞统,让他担任总理。

庞统有可能取代诸葛亮任丞相吗?

按照庞统的建议,庞统随刘备进入四川,刘备和刘璋反目成仇,决定夺取成都。刘备不仅征服了许多城市,还招降扩大了部队,从佳萌关起兵到成都附近的罗城。可以说,刘备从战争开始就没有取得过这样的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庞统的谋士。如果庞统不死,刘备可能不需要把诸葛亮调到四川。庞统在进攻罗城的战斗中被流箭射中,刘备不仅当时很难过,后来提到庞统就哭了。不仅如此,刘备还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后来被提升为议郎。

可见刘备对庞统的重视,但这能说明他可以取代诸葛亮吗?

看问题不仅要局限于一个方面,还要看诸葛亮和他和刘备的关系。有四个原因表明刘备比庞统更重视诸葛亮。

诸葛亮是刘备邀请的,而庞统是周瑜死后转投的。

庞统和诸葛亮虽然同名,被称为卧龙雏凤,但诸葛亮从来没有出过官。当徐舒推荐时,刘备邀请刘备。庞统原本是周瑜的功曹,后来周瑜死了,荆州被刘备借了,这归刘备所有。也就是说,刘备是诸葛亮的第一个“主人”,庞统有东吴的“背景色”。我们不能低估这份“简历”,这对两个相似的人来说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诸葛亮永远是“自己的人”,而庞统曾经是别人的人。这就像汉初的格局。萧何在这里。聪明的张良不会接受首相的任命。陈平有着出色的智慧和行政能力,只有当他到达刘邦时,他的老兄弟才会消失。只有当世界上没有人挑战汉族皇权时,他才能成为首相。对刘备而言,诸葛亮是萧何,庞统只能是陈平,这就是刘备对庞统“亲待不如诸葛亮”的原因。也就是说,诸葛亮不在了,庞统可以当宰相,只要诸葛亮在,庞统就不能当宰相。

[img]803268[/img]

留诸葛亮守荆州是重用,这种重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恐怕很多人都在纠结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陪他们呢?本博有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文章。简单来说,让诸葛亮留在荆州是重用而不是其他。刘备大半辈子都在战斗,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虽然是借来的,但他不能轻易扔掉,进川取蜀还不得而知。其中有一个参考,武将中,关羽、张飞都留在荆州,而黄忠、魏延则跟着他。黄忠和魏延比关羽和张飞更受信任和重视吗?有些人可能会举魏延为汉中太守的例子,但巴西太守张飞真的不如汉中太守重要吗?先看看巴西郡的位置有多重要,它正好是北向汉中和东向荆州两条路线的必经之路。曹操到汉中,张合想夺取巴州,就是从张飞的巴西郡进军。刘备东征,也是调张飞出征。你还看不出刘备对张飞有多重视攻防吗?刘备最大的信任就是把诸葛亮留下来守卫荆州。

就人才类型而言,诸葛亮是丞相的合适人选,而庞统却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行政能力。

刘备夺取西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为汉朝削减一个诸侯,然后以此为基础恢复汉朝的世界,而是为了成为自己的皇帝。对皇帝来说,丞相最重要的是行政能力,诸葛亮显然比庞统强。刘备夺取江南四郡后,让诸葛亮督促其中三郡,“调税,充军”。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锻炼他的行政能力,也可以说是调查他的行政能力,也可以说是直接让他成为军队的总后勤部长,@ 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类为丞相的职权范围,而不是纯武将应该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庞统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差。刘备曾让他担任鄱阳县长,治理不好,被免职。相比之下,刘备敢把丞相这样的职位交给庞统吗?

也许在战争环境中,军事是第一位的,庞统的军事能力明显优于诸葛亮。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整体情况来看,诸葛亮明显强于庞统;第二,即使庞统在具体的战斗指挥方面优于诸葛亮,刘备理想的人员配置也由诸葛亮管理,庞统管理军事,就像诸葛亮和李燕未来的结合一样。

[img]803269[/img]

庞统的性格可能会阻碍他的仕途。

诸葛亮和庞统都有骄傲的文人气质,所以有一种说真话的意思,但区别在于区分你面前的对象是谁。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种“指引国家”的语气,但此时与刘备还没有形成君臣关系。一旦这种关系建立起来,诸葛亮的语气就完全改变了。曹操进攻荆州时,诸葛亮对刘备说:“大事已经很危急了,请下令让我向孙将军求助。刘备东征伐吴,诸葛亮知道自己不方便劝诫,所以就不说了。诸葛亮也非常坚决地劝阻刘备,那就是刘备要去东吴都城借荆州。但刘备知道诸葛亮比别人更坚决,担心刘备的人身安全,这与行动的目的无关。看庞统对刘备说话,要么建议不被刘备采纳,要么指责刘备让刘备难堪。前者一进四川就会抓住刘章;后者如涪城宴会,刘备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享受快乐啊。庞统说:“征伐他人的国家认为是幸福,可以算是仁义之师。“这句话不仅当场没有给刘备面子,还讽刺刘备之前没有杀刘璋,说是先行仁义。刘备当场将庞统赶了出去。虽然刘备醒了,又叫他回来,但刘备又问谁对谁错,庞统的回答是:“君臣都错了。对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首先要给皇帝留出空间,否则,一个大臣越有能力,就越会被皇帝怀疑。这并不是说要欣赏做事顺利的哲学,而是说服君主注意时机和方法,以分析刘备是否会让庞统取代诸葛亮。庞统这样的性格特征,刘备很难放心给他最高的行政权力。

此外,从外部比较来看,庞统也不能代替诸葛亮担任丞相。曹操、孙权和刘备一样,这些感兴趣的皇帝重用行政能力强的人才。他们需要这样的人,不需要过度预防,但军事能力强的人不能轻易放心。有些人可能会拿出曹操来对待郭嘉来,认为如果郭嘉不死,他的职位可能会超过其他人。然而,有一件事不容忽视。曹操对别人说这话的时候,重点是年龄和委托后事,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东吴的鲁迅,他虽然任命了一段丞相,但却一直带兵在外,是一位名而无实际的丞相。

刘备对诸葛亮的使用设计并非如此。他带领军队让诸葛亮负责后方;在未来,诸葛亮将帮助他的儿子留在后面,负责军队的人将在前面战斗。说诸葛亮这个位置是无人能替代的。虽然诸葛亮因为很多原因离开了首都,最终没有抛弃刘禅,也没有迹象表明诸葛亮想胁迫刘禅,这表明刘备看人准确,这种信任不是别人能得到的。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之一。这不是一种假设,而是一种高度的心理默契。假如两人的关系有一点瑕疵,那就是刘备的托孤遗嘱,表现出对儿子的不自信,而不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


如果三国庞统没有死,他能成为丞相吗?他能比诸葛亮聪明吗?如果三国庞统没有死,他能成为丞相吗?他能比诸葛亮聪明吗?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