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生于公元233年,即蜀汉建兴11年。公元297年,他死于西晋元康7年。陈寿的王朝是西晋。他来自西晋、巴西和安汉,现在来自四川南充。他从小就努力学习。作为一名教师,他学习并研究了《尚书》、从那时起,《三传》就精通了《史记》、《汉书》。
[img]795242[/img]
陈寿雕像
他的老师乔周对他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清必须学会成名。当他受到伤害时,他不是不幸,而是应该谨慎。陈寿的主要代表作是《三国志》,还有《益部老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了《诸葛亮集》,但后来这些书都丢了。
陈寿一生,不阿谀奉承,导致得罪了一些权贵,仕途坎坷。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吴国灭亡。到目前为止,分裂已经结束。陈寿花了十年的精力完成了《三国志》,共65卷,36.7万字。《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又称“前四史”。当时很多人都很欣赏《三国志》。正因为如此,他受到了当代权贵的厌恶,晚年屡遭贬低,总是郁郁寡欢,失望。公元297年,即元康七年,65岁的陈寿病逝。
早在唐代,在陈寿的家乡南充,当地人就在陈寿十几岁时读书的地方建造了10000卷建筑来纪念陈寿。因此,南充也成为“三国文化”的发源地。1992年,南充市政府拨款重建了10000卷大楼。从那时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了10000卷大楼,寻找他们向往的三国文化。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他是徐州琅琊阳都人,也就是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诸葛亮担任蜀汉宰相。
[img]795243[/img]
诸葛亮剧照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引起了很多讨论。很多人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不是很高,但事实上,从《三国志》的细节来看,他对诸葛亮的评价不仅不低,而且很高。
@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诸葛亮不仅教育人民,教他们礼仪,开辟道路。同时,奖励他认为有利于国家的人,反之亦然。”。这段话也肯定了诸葛亮的伟大成就和高尚的个性。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
@ 从《三国志》的传记规范可以看出,这本书中只有八个人是单独传下来的。大多数是开国之君,但陈寿独立传记诸葛亮的生活故事,这足以证明他对诸葛亮的极大肯定。
@ 在《三国志》中,也有“带兵打仗,用兵计策不是孔明的强项”的说法。诸葛亮连年发动战争,却无法取得成功,这只能说明他不擅长这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太低,只能说诸葛亮并不完美,无所不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的才学战略,善于治国,正直廉洁,足以得到陈寿的高度评价。
陈寿是哪个朝代? 陈寿如何评价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