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苏轼是如何评价前人韩愈的?

在北宋神宗时期,朝廷希望挽救北宋贫穷和虚弱的局面,并要求王安石开展变法运动。后人称之为“王安石变法”。当时,朝鲜许多大臣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包括苏轼。苏轼抵制和抗议王安石的变法。在实施变法之前,苏轼指出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过于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不会持续太久。

[img]794517[/img]

王安石和苏轼的肖像

1069年,苏轼曾三次给宋神宗上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不足。其中,苏轼就王安石提出的《贡举法》向宋神宗提出意见。苏轼认为,王安石倡导的人才选举制度只注重选拔人才的能力,而不注重性格。如果按照《贡举法》选拔人才,朝廷将培养许多投机者。苏轼在不顾人民利益的情况下,积极批评王安石选拔人才弃人。随后,苏轼被王安石等改革者打压。但这并没有让苏轼放弃,他又给宋神宗写了两次书,全面攻击了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弊端。以《就业法》为例,苏轼指出,援助资金将增加人民的税收负担。对于那些机会主义的腐败官员来说,他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好处。如果实施这一措施,只会引起人们的哀怨。

苏轼的反复建议根本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毕竟,他只是一个官职不高的文官。苏轼知道宋神宗改革的决心和毅力,但他仍然写信提醒改革措施的缺点,这足以说明苏轼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才。不久之后,苏轼被改革派排除在外,离开了首都。随后,他向宋神宗写下了他亲眼看到的真实情况,并向他解释了改革后人们的生活状况。

苏轼评价韩愈

韩愈,唐代没落的唐代作家,苏轼,比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北宋长大。他们的朝代跨越了300年,但他们是如此相似。两人都是唐宋八人的文人。

[img]794518[/img]

苏轼画像

韩愈从小就学习古训,关心政治,但他很沮丧。当皇科被选中时,韩愈勉强被录取了四次。他专注于研究,继续参加科学考试。他想谋取一官半职,为朝廷效力,造福人民。后来,当他进入朝廷时,他太傲慢了。他先后与宦官和权贵抗争,事业不顺利。

韩愈的政治环境与苏轼非常相似。苏轼也很有才华,想为朝廷服务。苏轼的事业经历了三次起伏。经过反复的党羽官员斗争,苏东坡对韩愈的不幸也有同样的感受。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但他们彼此珍惜。

一向清高的苏轼甚至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对韩愈评价很高,认为韩愈在政治上忠于君主、爱国主义、雄心勃勃。在文章中,他批评了当前的缺点,发人深省。“八代文学衰落”是他对韩愈文学的最高评价,这意味着韩愈的文章已经超越了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的任何时代,也就是说,它发起了一场巨大的古文运动,为散文创造了另一个世界,也为古典散文注入了活力。它不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而是纸上谈兵。

韩愈的成就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大家都把他封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是如何评价前人韩愈的?苏轼是如何评价前人韩愈的?

,

  • 历史上秦少游的妻子是谁?他与苏小妹有何关系
  • 说起秦少游妻子,大多都会想到苏小妹。事实上,秦少游妻子另有其人,并非是机智聪明三难新郎的苏小妹。记录秦少游家谱的书籍...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多近视 欧阳修与纪晓岚也在其列
  • 据《中华遗产》记载:曾经有好事者根据史料,列出了一串古代近视文化名人:有战国时期法学家韩非子,有唐代大诗人韩愈和白居...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