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考古学,考古学给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惊喜。以下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埋藏在地下3000年的历史——阴遗址。
[img]786950[/img]
追溯殷墟的历史,首先要从商人开始。商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氏族之一,《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个神话传说是指天(上帝)命令“玄鸟”(一说是凤鸟)从天而降,生下了商人的祖先“契”,生活在广大商人的土地上,承受着无尽的财富。《史记。殷本纪还记载:“殷契,母简狄,有一个女儿,是皇帝的二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怀孕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殷商先民的远祖是以鸟图腾为生育神信仰的氏族。
最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商人们就活跃在黄河流域。据文献记载,商人的始祖契和夏禹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都是顺时代的大臣,也和余一起治理洪水。随后,经过14代400多年的发展,成汤时势力逐渐强大,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在中原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王朝商朝。
盘庚统治第十四年,商朝首都从奄奄一息(今山东曲阜市)迁至北蒙(今安阳市小屯村)。当时,北蒙也被称为尹。历史学家有时称商朝为“商”,有时称“尹”,有时称“尹”。
商朝在殷建都255年,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林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八代12位国王的统治,成为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武王摧毁,逐渐成为历史上被称为殷墟的废墟。
殷都成为废墟后,被埋在地下。20世纪以前,没有人知道殷墟的具体位置和范围。直到1899年,随着甲骨文的发现,这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都才闻名于世。
[img]786951[/img]
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一荣在用作中药的“龙骨”上发现了一个符号,从而发现了3000多年前中原人使用的古代文字。经罗振玉访问,始知契刻文字甲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小屯村。罗振玉还在甲骨刻辞中确认了商人先公先王的名字,并确认这些甲骨是商人王室的遗物。商王占卜的甲骨在环水南的小屯村出土,证明了这个地方就是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与秦章邯军交战时驻扎的“环水南之殷墟”,即“括地志”所记的“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
王国维据卜辞中祭祀的皇帝包括康丁、武乙和文丁,证实帝乙世界仍在这里建设。经过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了从武丁到帝辛的国王祭祀卜辞。胡厚宣曾指出盘庚、小辛和小乙卜辞的存在。学者们普遍认为,“古竹书时代”和“从盘庚迁至周灭273年,更不用说迁都了”的说法是可信的。盘庚到周,经历了8代12位国王。
殷王室占卜记事中使用的甲骨文的发现导致了殷墟的发现。到目前为止,殷墟仍然是中国文明社会初创时期可以确认的最早的首都。在殷墟,先后发掘了殷代的宫殿、寺庙、陵墓、贵族和平墓葬、祭祀坑、车间等遗址,以及青铜、玉石、蛤蜊制作的礼品、生产、生活、战斗用具等遗物,为研究殷商的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自殷墟甲骨发现以来,殷墟出土了大约15万片刻的辞甲骨,绝大多数出土时都是破碎的碎片。其中约5万片是科学发掘收入,其余的是村民和古董商擅自挖掘和盗窃。王一荣、刘娥、王翔、孟定生等早期收集殷墟甲骨,尤其是罗振宇最勤奋、最富有的。
自1903年以来,美国人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方法,比如英国人库的寿龄、金章、日本人三井源右卫门、林泰辅、德国人维尔茨、卫礼贤等。,而且他们从加拿大明义者那里得到的最多。
[img]786952[/im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私人收藏的殷墟甲骨文收集了研究部门、大学、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公共机构。分散在外国的,现分布在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苏联、瑞典、瑞士、法国、新加坡、比利时、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的大力支持下,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组成考古队,开始对殷墟进行为期18天的第一次试探,出土了800多件有字甲骨文、铜器、陶器、骨器等文物。中国现代考古学开始了。
1929年春天,李济主持了对殷墟的正式发掘。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195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新开始发掘,至今几乎没有中断。
考古的发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考古学家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考古奇闻。
考古发现:埋在地下300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