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年冬月,李自成不明张献忠降明真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同意明年端午节前后同时起事。“双雄”相聚后,在谷城看世界的张献忠果不食言,第二年农历5月6日重树义旗。
走过浮躁,走出喧嚣,我走进谷城历史的深处。
[img]785109[/img]
图片来自网络
谷城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并不出名。然而,正是这座不为人知的古城,有着370年前加速王朝灭亡的历史。
谷城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西南岸。汉水绕城而过。大自然的神奇工艺使谷城处于一个奇怪的地理位置:莽岷巴山蜿蜒而来,但谷城的其余脉却戛然而止。汹涌的汉江将大地从谷城划分为完全不同的地貌。谷城西、南、北是绵延起伏的巍峨群山,东面是鄂豫的江汉平原和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
谷城是中国西部通往中原的古山路。它控制四川和陕西,扼杀荆棘,俯瞰中原。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场所。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一场战争,军事灾难,人民遭受着金革的痛苦。
在谷城的历史上,农民战争在这里爆发了很多次。在这些农民起义军中,最惊天动地的是张献忠在谷城重树义旗,举兵反映。谷城是推翻明朝宏伟历史剧的重要舞台。现在,只要打开“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军前往鄂豫陕等地的军事地图,谷城是必不可少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这里举行的“双雄会”就是历史名著。
1638年10月,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陕西潼关南原被明军包围,奋力拼搏。李自成在妻女皆失、身边只有18人、全军覆灭的困境中冲出重围,躲在古城西部的商洛大山里,收集旧部,积累力量。李自成为图东山再起,争取一直在谷城等待机会的“八王”张献忠,共同抗击明军。与此同时,张献忠袭击南阳,被左良玉击败。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他被转移到谷城进行诈降。他被明朝官衔,驻扎在谷城,扩大兵马。
[img]785110[/img]
图片来自网络
谷城是张献忠养兵的天然营地。谷城背靠武当,与李自成藏身的商洛山山相连;面对汉江,既是天然屏障,又是水陆并进。顾城和李自成第一次称王的襄京(现在的襄阳)只有70多公里远,张献忠一直在这里驻军。
1638年冬月,李自成不明张献忠降明真假,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同意明年端午节前后同时起事。在这次谷城之行中,李自成称之为“天下大局,决于此行”。“双雄”相聚后,身在谷城看天下的张献忠果不食言,于次年农历5月6日重树义旗。当时,张献忠谷城起义的消息震惊了半个中国。这就是著名的“双雄会”。谷城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地方。6年后的1644年3月19日上午,李自成终于带领起义军占领了北京。
不幸的是,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后陶醉于胜利,李自成在称帝中昏昏欲睡,未能警惕明军残存势力和关外满族陈兵。李自成深居宫中,不知不觉中,一些将军滋生了腐败享乐的思想,使军纪松懈。仅仅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就不得不带领军队撤出北京,因为他遭受了重大损失,遭受了重大打击,失去了人民的心。
今天,当我走在李自成和张献忠一起走过谷城的古街上,走进谷城历史的深处时,我忍不住想了想,想了想。李自成创业有多艰难,胜利的关键在于上下同心,仁义百姓,经常担心;但在获得政权后,“它的死亡也是突然的”,这是由于无法在和平时期思考危险和滋生腐败造成的!
[img]785111[/img]
图片来自网络
安全容易,祸福相生。这是自然法则。然而,死于幸福往往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生于忧患,从治国到修身,都是一样的。无忧意识是兴衰的基础。正如古人警告的那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死”。李自成悲剧的根源是腐败,腐败是腐蚀国家的蛀虫。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许多朝代都在衰落。
在湖北西北的古城古城谷城,俯瞰着日夜逝去的汉水,我想起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这里聚会时带着远大的抱负,但最终以昙花一现告终的历史。我忍不住叹了口气。
在湖北谷城,李自成和张献忠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