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考古发现扬州杨迪皇帝陵考古发现 因过寒酸而受到质疑

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汉江区发现的两座墓葬中,发掘的一座是杨迪皇帝陵墓。古墓出土的墓志上写着“杨迪皇帝墓志”,上面写着死亡时间为“十四年大事业”,与历史事实一致。除了确定墓主身份的关键词非常清晰外,大多数其他字体都非常模糊,难以阅读。

考古学家最关心的是,扬州杨迪皇帝陵墓的规格不如当时的富人陵墓。杨迪皇帝陵墓南北长4.98米,东西长5.88米,陵墓深度超过2米。它只能被视为中小型墓葬。即使是古代富人的墓葬规格也达不到。考古学家没想到这是一座皇帝陵墓。

[img]776470[/img]

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隋阳帝陵规模较小,与其死因和多次迁移有关。历史学家认为,“这两座坟墓占地面积很小,远远不能达到帝陵的规模和势头,更不用说杨光的个性了,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据史料记载,公元618年,杨迪皇帝巡幸扬州时,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吊死杨光。由此推测,“隋朝杨帝被杀的可能是一个特殊的时刻,亡国君墓的规模要小得多。”

据史料记载,杨光死后,萧皇后和宫人用油漆床板做棺材,埋在江都(今扬州)宫流珠堂。余文化和率部离开江都后,守卫江都的将军陈玲感谢杨迪皇帝的旧恩,并在吴公台下葬礼。悲惨的结局使皇帝的陵墓规格甚至无法达到当时富人的规格,这也证实了陵墓的真实性。

而“皇帝在扬州崩溃”“……在流珠堂”,清楚地说明了杨迪皇帝杨光死后萧后埋葬他的地方。根据这些内容,专家们认定墓主是杨迪皇帝。然而,考古学家在墓葬中没有发现棺材和骨骼遗迹。

杨迪皇帝的死后头衔是唐朝高祖李渊给杨光的。在死后的法律中,“杨”的意思是礼貌远大,虐待人民,薄情寡义,离开德国荒国,这显然是一个邪恶的死后头衔。然而,根据皇帝的规格,李渊在公元622年为杨迪皇帝修建了杨迪皇帝的陵墓。为什么是这样?

[img]776471[/img]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峰分析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的更替总是以冥想的形式进行的。王莽和曹丕都这样做了。宋朝以后,他们通过征伐直接被推翻。公元617年,李渊攻入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宇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光去世两个月后,李渊强迫杨宇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建立了唐朝。禅宗的形式表明,唐朝承认隋朝的合法性和杨光的皇帝身份,因此以皇帝的礼物埋葬了杨光。

@ 杨光和李渊本人是表弟,他们的母亲是姐妹。中世纪是一个家族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贵族时代。门阀和家族的概念很强。因此,李渊为杨光修建扬州杨迪帝陵是合理的。

从现场发掘的角度来看,这座陵墓是如此草率和简陋,以至于人们觉得不太可能。

唐武德五年(622年),高祖李渊下令将杨迪皇帝陵迁至雷塘。“既然是正式搬迁,用这样的砖墓打发就有点不合理了。”。此外,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以厚厚的礼物将遗体送到扬州,并与杨迪皇帝合葬。“唐太宗把萧后和杨光合葬,无非是为了表达他宽广的胸怀,所以把这个合葬墓弄得这么冷是不可思议的。”

[img]776472[/img]

考古学家认为,坟墓里没有骨头,这也留下了很多疑问,以进一步筛选墓主的身份。是杨光的忠臣还是后人为了表达对他的记忆,收集了他的一些生前遗物和一些陪葬品,并雕刻了一个墓志,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空杨帝陵,也就是杨光的衣冠墓。


考古发现扬州杨迪皇帝陵考古发现 因过寒酸而受到质疑考古发现扬州杨迪皇帝陵考古发现 因过寒酸而受到质疑


  • 隋阳帝陵:[雷击三塘]传说
  • 隋书世祖本纪记载隋颉帝:“上美姿仪,少敏慧。”政治成就和暴政都十分突出。 [img]86938[/img] 淮泗地区作为“杨迪帝陵”所在地...

  • 杨迪帝陵在扬州被发现 沉睡了几千年的许多谜团都引起了关注
  • 当记者赶到扬州市汉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的考古工地时,考古学家正在用蓝色彩钢围起古墓。考古工地位于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上...

  • [雷击三塘]发生了什么事?杨迪皇帝陵墓的传说
  • 在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备受争议。其中,杨迪皇帝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也是人们讨论的对象。那么,杨...

  • 揭秘考古发现扬州隋杨帝陵墓 因过寒酸而受到质疑
  • 简介:扬州市文物局表示,杨迪皇帝陵被发现,但墓葬的规格不如当时富有的墓葬那么好。考古学家没想到这样一个寒冷的坟墓会是...

  • 陕西现在还有另一位[隋杨帝陵]专家:或者衣冠冢
  •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宣布,位于扬州市汉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是杨迪皇帝和萧皇后的墓葬。陕西也有一座“杨迪皇帝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