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赶到扬州市汉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的考古工地时,考古学家正在用蓝色彩钢围起古墓。考古工地位于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上。由于重大发现,考古工作已暂停,专家论证后再发掘另一座墓葬。
在新闻发布会上,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舒家平表示,去年年底在施工现场发现了一些古砖,但建筑垃圾太多,难以开展考古工作。今年春节过后,施工现场土地全面平整,考古队进入现场,通过勘探发现了两座砖房古墓。杨迪皇帝的墓葬包括墓室、耳室和走廊,长8.2米,宽约5米,只能算是中小型墓葬,当时没想到这其实是一座皇帝的陵墓。
[img]762080[/img]
他说,杨迪皇帝陵墓在历史上被盗,以前的房子建在墓上,所以墓顶被破坏了。在墓葬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十几件文物,如铜铺首、玉腰带、铜钱和钉子。虽然数量很少,但等级很高。
这四家铜店不仅镀金,而且体积巨大,应该用在棺材上。玉带外面的金包,通常被称为金镶嵌玉,这两种陪葬品不是普通官员可以享受的,证明了墓主的非凡身份。然而,考古学家在墓葬中没有发现棺材和骨头的遗迹,这可能与杨帝陵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有关。
证明墓主身份最有力的证据是墓志,上面清楚地写着“随故杨帝墓志”。墓志中的“随大业十四年”是杨迪皇帝被叛军吊死的公元618年,而“皇帝在扬州崩溃”和“……在流珠堂”明确规定了杨光皇帝死后埋葬他的地方。根据这些内容,专家认定墓主是杨迪皇帝。
[img]762081[/img]
这个考古工地位于扬州西部,之前被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杨迪帝陵位于城北槐二村,距离约5公里。槐二村所在的雷塘是唐朝为杨迪皇帝修建的陵墓所在地。
据史料记载,隋杨帝死后,萧皇后最初将其埋在江都宫流珠堂,后将陈棱感谢其恩,将其埋在吴公台下。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以帝礼将陵墓迁至雷塘。束家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杨迪皇帝在唐初改葬雷塘时有明确记载,但现在在5公里外的曹庄发现了墓地,原因还有待考古发掘。这里到底是不是吴公台,和江都宫、雷塘到底是什么关系,目前还是个谜。”
由此推断,李渊是否是杨光新建的陵墓还有待验证。据记载,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将其遗体送往江都与杨迪皇帝合葬。如果考古学证明另一个坟墓的主人是萧皇后,那么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这是杨光最后的安息地。
[img]762082[/img]
考古学家最关心的是墓志。确定墓主身份的关键词非常清晰,但大多数字体都非常模糊,难以阅读。杨光在历史上名声不好。说到他,人们会想到杀父杀兄、荒淫残暴、劳民伤财的暴君形象。然而,在历史学界,杨迪皇帝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他刚去世的时代,特别是李唐王朝如何评价他,墓志无疑可以提供新的历史资料。目前,扬州市文物局正在联系科研院所,试图通过科技成像技术解开墓志文字之谜。
杨迪帝陵在扬州被发现 沉睡了几千年的许多谜团都引起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