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真相: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吗?

说到成语“卧薪尝胆”,按照惯性思维,人们会想到越王勾践。会想到勾践辛酸艰苦的复国事业。即使是现在,人们也经常用“卧薪尝胆”这个词来表达努力工作、自我激励和进步的决心和毅力。其实历史上的“卧薪尝胆”事件并不是真的。

传统上,“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所有记载春秋史事的史料中,当推《左传》和《国语》时,记载最原始、最可信的。但翻看这两本书,你会发现令人失望甚至困惑的线索。《左传》在“定公”和“哀公”两部分,以及《国语》在“吴语”和“越语”部分,虽然都详细描述了越王勾践的生活故事,但都没有提到“卧薪尝胆”,哪怕只是语言片。这种不约而同的历史记录让人感到困惑和困惑。

[img]777182[/img]

网络配图

“卧薪尝胆”是一个合成词,是“卧薪”和“尝胆”两件事的总称。至于“尝胆”,春秋史料一片空白,直到汉朝才有最初的记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撰写《越王勾践家族》时,首次将《越王勾践》写入《史记》,但没有提到“卧薪”;东汉学者赵烨在写《吴越春秋》时,虽然也谈到了勾践“在家里出去品尝”的事情,但仍然没有“卧薪”的描述。

直到唐宋时期,越王勾践才开始说“枕戈尝胆”。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壮游》诗中曾说过“枕戈亿勾践”。北宋学者王洙注释说:越王勾践“出则尝胆,卧则枕戈”。南宋初年,李纲在《议国是》疏中说勾践“枕戈尝胆励志”;还在《论使事札子》中说:“勾践枕戈尝胆,卒以报吴”。在古代,戈是一种武器,显然不是传说中的干柴硬棒。可见,从春秋到两汉,到唐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情一直没有明确记载。

北宋文豪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中首次出现了“卧薪”和“尝胆”这两个词。苏轼显然尊重三国风云人物孙权。在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中,苏轼穿越时空隧道,用大胆丰富的想象力模拟孙权的语气写道:“...仆人死后,卧薪尝胆,哀悼太阳和月亮的逾迈,哀叹自己的名声,承担先臣的忠诚,成为伯符知人之明。孙权是否“卧薪尝胆”,《三国志》和《汉书》都没有记载,连流传甚广的《三国演义》小说都找不到任何线索。可见,孙权的“卧薪尝胆”纯属苏轼的虚构和虚构。即使有,也与越王勾践八竿子挥不到一块,没有任何关系。

[img]777183[/img]

网络配图

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作为北宋后期的文坛领袖,作为半个世纪著名的作家,他的文章影响力巨大,他首创的“卧薪尝胆”字也广为流传。@ 南宋时期,曾开、真德秀、黄震等爱国官员学者无法满足南宋的一半。他们经常回忆起越王勾践的英雄事迹。在他们的奏章和讲述中,他们反复提到勾践有“坐薪尝胆”或“躺薪尝胆”的事情,无非是拿勾践说话,从侧面敲打一直懦弱无能的南宋皇帝。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例如,南宋学者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说,吴王夫差曾“坐薪尝胆”。明代学者张溥在作《春秋列国论》时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此后,清代历史学家马苏在编写《左传事纬》和《解读历史》时,仍将“卧薪尝胆”的事件系在吴王夫的名下。在同一时期和针锋相对的两个对头上使用一个成语典故,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然而,许多学者仍然愿意在越王勾践中添加“卧薪尝胆”的东西。清初大才子吴乘权在编写《纲鉴易知录》时记载:“勾践反国,是苦身焦虑,卧薪尝胆”。蒲松龄在一对广为流传的对联中也明确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究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表达了他对项羽、勾践丰功伟业的无限感情,以及他对自己的无奈和自我鼓励。后来,乾隆时期的作家蔡元在修订后的《东周列国志》中说:“(越王勾践)累薪而卧,不需要床垫;他害怕坐在卧室里,所以他必须尝尝他的饮食和日常生活。这样,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才越来越广泛,直到今天。

很多人对“卧薪”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代,可能不同意。他们认为,《吴起春秋》中记载的越王勾践“目卧攻之以辽”,这种“辽”菜积累多了,就变成了“辽薪”,意思是“卧薪”。清代学者马瑞晨曾将所谓“辽”解释为“辛苦之菜”(《毛诗传记通释》卷六)。他们认为越王勾践日夜努力,眼睛累得想睡觉(“目卧”),就用辛辣苦味的辽菜(“辽薪”)刺激眼睛,消除睡意。按照这种说法,“尝胆”是为了让味觉苦,“卧薪”是为了让视觉苦,但把“卧薪”说成睡在硬柴上显然是一种误解。

[img]777184[/img]

网络配图

汉代以来记得的“尝胆”和宋代以来看到的“卧薪”是历史上真的发生了什么,还是出于误传?越王勾践是“枕戈尝胆”还是“卧薪尝胆”?“卧薪”是想睡觉时用“辛苦之菜”刺激眼睛,还是睡在硬柴上磨炼肌肉和骨骼?似乎很难理解这些问题。

一个“卧薪尝胆”的中国成语,以孙权、勾践、夫差三个不同人物的名义被历代名人附会,最终被大多数人普遍“锁定”在越王勾践身上。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个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充满了赞美、赞美和对成功的渴望。

事实上,在这个成语中,是否有确切的历史典故,发生在哪个历史人物身上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普遍成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不愿落后、不断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这是这个被争论甚至误解了几千年的成语留给中华民族的无限财富。


历史真相: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吗?历史真相:勾践[卧薪尝胆]是真的吗?


  • 历史上勾践有没有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故事
  • 勾践是春秋吴越争霸的最终赢家。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诸侯争霸中,越王勾践以坚强不屈的毅力和忍辱负重的耐力最终获胜,留下了许...

  • 解密:越国霸主勾践爱好品尝苦胆的真正原因?
  • 释放勾践回国的事件还是提到了朝廷会议。伍子胥与两位大臣意见尖锐对立。吴王很难判断。让我们听从命令,当场宣布:“寡人不是...

  • 揭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假的吗?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春秋时期,吴越相邻,经常打仗。有一次,吴王率领军队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将军灵...

  • 历史上真的有卧薪尝胆这件事吗? 勾践有没有卧过,有没有尝过胆有没有?
  • 公元前496年,吴王和鹿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败。和鹿也受了重伤。临死前,他告诉儿子夫差为他报仇。夫差记得父亲的话...

  • 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是为了麻痹吴国
  • 你喜欢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虽然吴王合鹿最终没有摧毁楚国,但他已经向世界展示了吴军的强大实力。虽然孙武很快就离开了,...

  • 为什么勾践卧薪尝胆故事史书无载?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已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据说春秋时期,越国在一场战争中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军围困在会稽山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