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午门斩首】之谜:死刑执行在哪里?

简介:在明清时期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台词。就这样,“午门斩首”最早为人们所熟悉。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那么,明清时期真的有在午门斩首的死刑吗?

[img]771873[/img]

网络配图

从天安门进入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非常雄伟,由墩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平面呈凹形,形成了“阙”和“观”的规制。墩台采用城砖砌筑,采用石灰、糯米等胶结材料,中间有五个券洞,其中城台正面有三个门洞,左右有一个掖门。这种风格被称为“明三暗五”。文武官员进出左(东)门,宗室王公进出右(西门),两边的掖门只在朝会时打开,文武官员分别从东西鱼贯而入。当然,中间的门洞是皇帝专用的皇家门,中间有青白石。门洞对面的道路从永定门到钟楼和鼓楼,恰好是紫禁城的中轴线。除了皇帝,还有两种人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通过。一是皇帝结婚时,正宫皇后的喜轿可以从中门入宫;二是太和殿堂试验结果公布(称为传红)后,殿堂试验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中门出宫。

城楼上的正殿,面宽九间(长六十点零五米)、深五间(宽25米),是宫殿建筑的最高形状。古代以阳数为尊,九是阳数最多,五是阳数中,两数并用,代表“九五之尊”,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午门从地面到正楼顶的兽吻,高37:95米,两翼南北两端都有四角形的方亭。正殿和四个方亭就像五峰一样突出,错落有致,也叫“五凤楼”。

午门前是一个宽阔的广场,这就是所谓的“午门斩首”。然而,“午门斩首”只是一个错误的传播,明清都没有这样的做法。

这是国家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怎么可能被用作杀人场所呢。事实上,明朝在西市被斩首死刑,而清朝则在菜市口(这个地方的影视也经常被描述)。只有廷杖的刑期在午门外执行。此外,自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对死刑的执行有严格的规定。除了“立斩”的囚犯外,他们不会随心所欲地被斩首。一般来说,他们必须在秋季和秋季审判后移交刑事部执行。

[img]771874[/img]

网络配图

在古代,每年腊月初一,都会在午门隆重举行一个颁布来年历书的“硕”大典,皇帝会亲自来到午门主持大典。此外,当国家发生重大战争,军队胜利时,皇帝也会亲自登上午门大楼接受“俘虏礼物”,这也是一个相当宏大的仪式。明清时期的俘虏仪式都安排在皇宫的正南门举行,仪仗庞大。从午门到天安门外,皇帝的仪仗,包括法驾卤书、丹陛卤书、丹龙卤书、马匹、五云宝象、乐队等。皇帝穿着龙袍,从宫中登上战车,登上午门,钟声长鸣,音乐大作。刑部会同负责文教礼仪的礼部,将敌人囚犯送到午门下,在地上爬行。皇帝说:“拿下!“首先,离皇帝最近的两位大臣高声接管了皇帝的皇帝旨意,然后四位大臣接管了皇帝。接下来,8人、16人和32人接管了皇帝。最后,360名将军齐声喊道:“赢了!“声音响彻云霄,展现了朝廷的声威。通常,皇帝的指示是“俘虏到刑事部门”,有时,皇帝“赦免”,即使他的死罪,这可以显示国家的“德胜”,表示文明的野蛮胜利。明朝的献俘仪式威严肃穆,清朝的受俘仪式气氛更加平易。

康熙、雍正皇帝都登上午门举行受俘仪式,乾隆皇帝四次登上午门被俘,并在午门楼上写下受俘诗。

“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在人们之间流传,可能是把古代的两种行刑方式混为一谈。在古代军队中,将军有“将在外,君命不受”的特权。对于处决罪行的人,他们可以立即“推出远门斩首”,即在营外执行死刑。比如《三国演义》中刚悍自用、死搬教条、兵败街亭的马谡,就是被诸葛亮痛斩于辕门外。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奉命在台州、金华两府练兵平日。有一次,他的义子戚英擅自违命,改变作战部署,造成部队伤亡,于是戚继光设立行刑台,将戚英推出远门斩首。

[img]771875[/img]

网络配图

同时,从明朝中期的成化年(公元1465~从1487年开始,杖刑(又称廷杖)开始出现,即皇帝命人用棍棒打臣下的屁股,而杖刑是在午门外执行的。皇帝下令施以杖刑的臣下,偶尔当廷施杖,但大部分都被拉到午门外执行。行刑前一天,有关方首先通知受刑官员明天准备受刑,第二天锦衣卫将其绑到午门外,在中央御道东侧开始。下午门脚下的小房子是锦衣卫值班的地方。从东西厢房(现在是售票处)到下午门站,满禁军校尉。先用军校杖打两次,算是“适应性热身”,然后数百名士兵一边喊一边轮流执杖施刑,每打五次再打一个人。杖刑分为“真打”和“用心打”两种。被“真打”的,一般不死不残,轻的要半年才能愈合;当场被“用心打”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军校打完,再用厚布包裹被刑人,几个人一起用力,扔掉,重重地摔在地上。据记载,仅明朝前后,就有数十名大臣在杖刑下当场死亡或因重伤而死亡。

明末清初,皇帝也会在午门会审一些影响较大的官场案件。比如成化时期的官员受贿案,弘治时期的科举舞弊案(唐寅等人想成为第一考官的案子)、康熙时期的陈汝璧受贿案,都在午门展开了卷宗、人员众多、激烈而耗时的审理。

评论:事实上,在明末和清初,皇帝也会在午门审理一些有影响力的官方案件。例如,在成化年间,有官员贿赂、宏治年间科举欺诈、康熙年间陈汝碧贿赂等,将在午门开展大量文件、大量人员、激烈、耗时的审判。


【午门斩首】之谜:死刑执行在哪里?【午门斩首】之谜:死刑执行在哪里?


  • 古代午门是紫禁城正门 皇帝会在自家门口杀人吗?
  • 古代午门,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午门问斩》是无数传奇话本和影视剧中出现的台词。不管忠臣奸臣,只要触及逆鳞,影视...

  • 犯人为什么要推出午门斩首?午门在哪里?
  • 我们经常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听到类似的话,比如“推出午门斩首”,那么这个午门在哪里呢?这真的是历史上残酷惩罚的地方吗? 从...

  •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真的可以用来行刑吗?
  • 紫禁城的午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代表着国家的威严。作为天子所在地的正门,在规制和规模...

  • 古代午门在哪里?用来做什么?
  • -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皇帝说“午门斩首”这个词,给你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历史上,午门既不是斩首的地方...

  • 古代犯人都在午时三刻吗? 这个说法准确吗?
  • 很多人不知道古代犯人斩首, 当我们看电视剧或小说演义时,我们经常看到那些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在下午三点被斩首。世界上没有路...

  • 明朝皇室是多么的贫穷和奢侈:紫禁城地砖成本赛黄金
  • 明朝皇室极其渴望贫穷和奢侈:当人们描述繁荣的大场景和仪式时,他们会赞叹地写“树裹织锦”、“金砖铺地”原本应该被认为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