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皇室是多么的贫穷和奢侈:紫禁城地砖成本赛黄金

明朝皇室极其渴望贫穷和奢侈:当人们描述繁荣的大场景和仪式时,他们会赞叹地写“树裹织锦”、“金砖铺地”原本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写作技巧,但当人们看到宫殿里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和无数的古董珍品时,他们恍惚地觉得书中的描述真的有点夸张。。。紫禁城,把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聚集在一起的福地,真的用金砖铺地吗?

用砖铺地不是紫禁城建设的传统。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人们就开始用砖铺路。在明朝修建紫禁城时,皇帝不遗余力地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建筑。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即使在路上,也需要装饰。事实上,皇帝的要求确实达到了。紫禁城的辉煌只能阻止人们。因此,民间流传着“紫禁城的土地是用金砖砌成的”的谣言。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紫禁城太大了。如果你真的用金砖铺地板,那真是难以想象。

尽管紫禁城铺地不是“金砖”,但也不是普通的砖块,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滑如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涩的方砖。

明朝建设紫禁城时,铺地所用的细砖都是苏州等五府烧制的。苏州等地位于大运河旁,土壤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易澄浆。制作的砖质地致密。而且,制作完成后,运河水可以就近运到北京。

明朝皇室是多么的贫穷和奢侈:紫禁城地砖成本赛黄金

这种砖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根据明代宋应星所在的《天工开物》记载,这种砖要经过20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按正确的顺序铸造。一是选用“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吸水养土,人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称为练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平板盖面,两人立其上,研转而坚固”,然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这种砖制作复杂,烧制过程极其复杂。

据明代介绍,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张向之的《制砖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砖是在窑里烧制的:入窑后要用糠草熏一月,柴火烧一月,柴火烧一月,松枝柴烧40天,130天出窑。还没结束,出窑后要在专用桐油中浸泡100天,这样才能做出一批金砖。当时金砖主要有1尺7寸、2尺2尺2寸三种型号。

在铺设过程中,这种砖的要求更加严格。首先进行切割加工,使抹灰后表面紧密接缝,即所谓的“磨砖接缝”。然后复制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进行修补、刮平,浸泡在生桐油中,即可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每项工作只能砍3块2尺金砖。每瓦工1人,壮工2人,每天只能抹5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节。

仅仅为皇宫铺地砖,就这么讲究,倒不难想到为什么会被称为“金砖”。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砖端正完整,颗粒细腻,质地致密,颜色纯绿,敲起来有金石之声,叫“金砖”。也有人认为,由于这块砖只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使用,被称为“京砖”,后来逐渐演变成“金砖”。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块砖凝聚了那么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消耗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用黄金真的无法轻易计算。假如从这个意义上说,叫它“金砖”,甚至名副其实。


明朝皇室是多么的贫穷和奢侈:紫禁城地砖成本赛黄金明朝皇室是多么的贫穷和奢侈:紫禁城地砖成本赛黄金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王阳明心学大师的背后:几个儿子争夺遗产
  • 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事实上,这个人的高成就不再被描述为“伟大”,而是直接进入了“圣人”的领域,不仅在明...

  • 纵欲时代:明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 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朱元璋开国以来,发动了建妓院、增税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进入了放荡放纵的时...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齐泰是谁?齐泰是怎样的人?齐泰最后有何结局
  • 齐泰作为洪武帝和建文帝时期重臣,特别是建文帝时期,齐泰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更是备受重用。建文初年,齐泰与黄子澄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