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子命令诸侯”是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战略,其意义不亚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假设。那么,谁是提出曹操这个重要建议的人呢?根据曹操谋士的智商和名气,《三国演义》的许多读者可能会想到荀子、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是陈留人毛杰出了这个主意。然而,毛杰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是尊奉,不同于“劫持”;它针对的是不尊重汉皇“不臣”的人。
[img]766485[/img]
这是《三国志》所载,《三国演义》没有解释。在《三国演义》中,毛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与将军于禁一起接替被冤枉杀害的蔡茂和张云担任赤壁战争曹魏的水军总督;《三国志》没有提到毛杰在赤壁战争中的作用。小说读者眼中的毛杰与史书读者眼中的毛杰大不相同。
根据《三国志》,毛杰最大的贡献是向曹公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毛杰一开始想到荆州投刘表。在路上,他听说刘表的法律法规不明确。他判断这个人很难成为一件大事,所以他改道去兖州投曹操。曹操任命他为统治者,相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当毛杰接近曹操时,他向曹操提出了自己对情况的分析。
[img]766486[/img]
毛杰指出,要想成就大事,首先要有理想抱负,有长远计划。如今,袁绍和刘表虽然手下谋士多,兵将广,人民群众多,但都没有远大抱负,也不是建立基础的人。为了实现伟大的事业,你还必须出名,占据道德优势。你应该尊重天子,给那些不守臣道的人发号施令。要保持地位,必须依靠财力,需要整顿农业耕作,储备军用物资。这样,霸业就能成功!曹操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转调他为幕府功曹,让他专门选人。
毛杰最大的优势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曹操成为宰相后,让他担任东曹,与崔燕一起选拔官员。今天主管组织人事,这是肥差啊!但毛杰选人不看虚名,不管社会关系如何。他推荐任用的人都是诚实正直的;虽然有些人很有名,但他们的行为不正派,他们不需要。曹丕递给他一张纸条,让他照顾好自己的亲信。毛杰直言不讳地拒绝了:“你推荐的人没有足够的晋升资格。我不能活下去。”
[img]766487[/img]
毛杰这样做,当然冒犯了很多人。当曹操想简化组织时,有人建议撤销毛杰的东曹。幸运的是,曹操很聪明,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最圆的时候也在东方。当人们谈论方向时,他们也首先谈论东方。为什么要撤销东曹?”结果,西曹被撤销了。
毛玠是何人 毛杰为什么能让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