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后期,匈奴、鲜卑等北胡进攻中原,皇室贵族随皇帝向南迁徙,最终在长江以南建立政权,历史上被称为东晋。为了躲避战争和野蛮的胡人,近70%的中原人也迁往江南。对于一些生活在北方的普通人来说,他们将面临胡人的屠杀。胡人统领石勒嗜杀成性,他的继承人石虎以杀人为乐。据说每次攻下一座城市,石虎都会命令下属屠城,甚至砍下美女的头作为工艺品装饰欣赏。在这种野蛮的统治下,中原汉族人口只有四五百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杀胡令应运而生。那么杀胡令的具体背景是什么呢?
[img]766396[/img]
杀胡令图片
西晋后期,汉族人面临死亡的威胁,留在北方的汉族人决定奋起反抗。但是汉人的军队和人数都比不上胡人,胡人并不害怕,仍然肆意屠杀汉族人民。就在水深火热的时候,陈午领导的“乞活军”奋起抗击胡人,成为当时抗击胡人的有效力量。冉氏家族在乞活军中又做出了汗马功劳。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冉瞻被胡军抓住,然后得到赏识,成为胡人部落之间的一员,抗胡将军陈午也被杀。
冉瞻死后,儿子冉闵虽然为胡人之间的吞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无法忍受胡人屠杀汉人的残忍和不合理的一面。于是冉闵决定回到中原,尽最大努力帮助汉人消灭胡人,以实现陈午击退胡人,拯救汉人的遗愿。同时,为了激发汉族人民的信心,完成击退胡人的重大事件,冉闵颁布了著名的“杀胡令”。
杀胡令原因
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羌、彝为主的五胡十六国开始向中原进攻。这些由北方游牧民族组成的草原莽夫不仅抢走了财宝食品,还屠杀了汉人。于是在这种野蛮的统治下,出现了杀胡令。那么杀胡令的原因是什么呢?
[img]766397[/img]
杀胡令图片
具体原因是这样的。为了避免战争,西晋皇帝带领皇室亲属、国家亲属和卫兵一路南逃。最后,在长江以南的建康定都,它被称为东晋。随着王朝的大规模迁徙,生活在北方的70%人也迁居江南。中原只剩下不到30%的汉人。这些人大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搬迁。虽然他们有反抗的心,但毕竟无法和能打好仗的胡人相比,最终逃脱不了被屠杀的命运。野蛮的胡人每次攻下中原的一座城市,都下令屠杀城市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随着赵国君变本加剧,凶残的匈奴人对屠杀如此简单并不满意。他们开始把杀人变成一门艺术,一种享受,一种不正常的快乐。他们甚至把人肉切成薄片,和羊肉一起品尝;其他人把美女的头砍下来放在盘子里,每个人都像欣赏艺术品一样露出满意的微笑。在胡人无尽的屠杀下,中原汉人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只剩下不到四五百万。这种情况使许多留在北方的汉族人决定联合起来,奋起放抗。其中,陈午也试图组建一支抗击胡人的军队,但效果不大。后来冉闵决定继承陈午的遗愿,团结汉人打胡人,于是有了著名的杀胡令。
杀胡令的主要因素是胡人的凶残和残忍迫使汉人反抗。没有这样的杀胡令,中国北方汉人以后可能就不会安居乐业了。
杀胡令的经过
朝廷南迁时,中原汉人被胡人屠杀,留在北方的汉人数量急剧减少,只剩下四五百万人。在冉闵的带领下,被迫进入绝境的汉人决定奋起反抗。与此同时,冉闵颁布的杀胡令不仅成功团结了汉人,引起了民愤,也是冉闵攻打暴胡的重要政策。杀胡令有三条,不同时颁布,让人民群众兴奋不已,让胡人措手不及。
[img]766398[/img]
杀胡令图片
杀胡令的过程也从第一个杀胡令开始。第一个杀胡令是冉闵软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原文是“内外六夷,敢称武器者斩之”。翻译后,所有敢拿武器的胡人都会被杀。这一命令使积压多年仇恨的汉人开始拿起武器,联合反抗,而胡人则纷纷逃离城市。面对胡人向北逃亡的局面,冉闵立即发布了第二条杀胡令:与官同心的人留下来,不同心的人听从各自的离开。但是如何与官同心呢?官家到底是什么心思?尽管人们不太清楚,但是羯族外逃的部队正在城门口遇到追杀胡人的汉人,汉人把羯族围困在城里。冉闵在胡人撤退前发布了第三条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胡人,都可以凭人头加官晋爵。这一命令,汉人似乎被赦免了,开始理直气壮地屠杀胡人,为汉人报仇。一天之内,成千上万的胡人被砍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面对汉族疯狂的血腥报复,数百万人无能为力,不得不向北迁移,重返草原。在胡人向北迁移的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死亡和饥饿的胡人。当年袭击中原的胡人中,有80%死于中原,只有20%回到草原。可以说,他们的活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纵观杀胡令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冉闵的良苦用心及其高深智慧。
杀胡令的结果
杀胡令的结果不好。胡人被大举屠杀,几乎灭亡,同时也对汉人产生了不可消除的仇恨。胡人平民死于数百万羯族、匈奴、羌族、彝族、鲜卑等,士兵被斩首。在迁移和逃跑的路上,被屠杀最多的羯族基本上在中原灭绝。曾经称霸一段时间的五胡十六国,就这样成了历史。这样的结局可谓两败俱伤。汉人和胡人都遭遇了血腥的大屠杀,伤亡一半以上,平民和军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img]766399[/img]
冉闵,杀胡令的发布者
杀胡令的结果更糟糕的是,加深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汉人的芥蒂,形成了无形的沟壑,使北方游牧民族成为中国历代江山社会经济安全的隐患。在杀胡令政策中,冉闵是唯一获利的。他用杀胡令故意激起民愤,屠杀胡人,使胡人几乎被杀。冉闵获得支持,趁机自立成王,成立新国家,定都邺,国号大魏。但冉闵称帝后不久,胡人也相互联合,共同抗击冉魏。冉闵精通军法,与胡人屡战屡胜。虽然他的军师提醒他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冉闵开始自满,认为自己的实力足以与胡人打交道,独自行走,最终战败。
然而,杀胡令的结果也有积极的一面。冉闵发布杀胡令后,给东晋朝廷写了一封信,说现在他已经击退了胡军,希望东晋朝廷能发兵帮忙,一举统一世界。不幸的是,当时东晋皇帝胆小怕事,没有派兵,所以错过了统一世界的好机会。冉闵发布的杀胡令无论是为了汉人还是为了自己,都拯救了百万汉人的生命。
杀胡令的过程:揭示杀胡令是如何应运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