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杀胡令,到底是怎么回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冉闵以349年颁布的杀胡令而闻名。
12岁的冉良被石勒俘虏,然后石勒命石虎将冉良改名为石瞻。石瞻成年后有一个儿子石闵,深受石虎的喜爱,“抚之如孙”。石闵是后人熟知的冉天王。
今天带你揭秘真正的杀胡令。
[img]506963[/img]
349年石虎死后,诸子争位,以杀戮为常。诸子之一石遵向石闵许愿(此时仍是石虎义孙),得位后封为储。但真正登位后却没有履行这一承诺,于是石闵反杀石遵,并于349年11月将石鉴扶上王位。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赵官员中多次有人秘密谋杀石闵,石鉴也参与了此事。最后一次也是相当大的一次,孙伏带着三千羯胡士兵劫持石鉴攻石闵。石闵追杀三千羯兵,叶城“横尸相枕,流血成渠”。在颁布杀胡令之前,石闵判断胡人拒绝为他使用。这是349年12月的事。说杀胡令颁布时,冉闵的身份是“后赵大将军、武德王、石虎义孙”。说杀胡令不是为了延续汉人的血脉。
然后继续往下看,在冉闵的根据地邺城杀胡只用了半年多就废除了。此外,冉闵一度走上了“抚纳诸胡”的道路。目的是安抚和吸引国内胡人,扩大军事力量。350年11月,冉闵带领10万大军攻襄国,任命儿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在《资治通鉴》98卷和99卷中详细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丈夫的劝诫,胡兵不保险,以后难保不会出事,只有这样的胡人名字也应该去。冉闵怒不可遏,为韦抚肢,同处死亡。第二年三月,冉闵打了一场大败仗,军队败败。军中降胡趁乱抓住他当大单于的儿子,到胡人那里邀功。冉闵为此颇为遗憾,追求魏为徒。
[img]506964[/img]
这个故事表明,最迟在350年11月,冉闵废除了杀胡令,停止了驱逐胡人的行为。考虑到招募胡人组织军队的时间,真正废除杀胡令的时间肯定更早。
事实上,这些历史记载表明冉闵杀胡或抚胡,最终目的是扩大势力。不是所谓的民族大义。
什么是杀胡令?真实情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