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是怎么死的?

爱看电视剧的朋友一定知道包青天的故事,很多影视剧都喜欢翻演他的故事。包拯,民间一般叫包青天,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去世后,后人称之为“包孝肃”。

包拯是北宋名臣,名大清官,断案专家,生于公元999年,死于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包拯出生在庐阳的一个官员家庭。他的祖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父亲包令仪在太平兴国八年的考试中获得了进士学位。后来,他去了刑事部门侍郎,和文彦博的父亲文吉一起在亭子里工作,然后成为了世界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包拯是名门之后,他的祖先是楚国忠臣申包胥,包拯是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子。

[img]766030[/img]

网络配图

官宦家庭富裕,包拯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此外,他的三个兄弟,包莹的长兄和包颖的两个兄弟都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他们。在严格的教育下,包拯在天圣五年考中进士。按照当时的制度,中进士可以当官,但包拯是个孝子,直到36岁父母万股后才正式出任天长县知县。上任后不久,一个奇案就断了,名声远播。

庆祝元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端州生产砚台,当时端州生产的砚台,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不大不小是肥差。大多数时候,知府会在进贡时报告大量数量,从中扣留大量烟台,赠送给当代权贵,谋取私利。但包拯上任后,进贡的数量应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从不贪污一方砚台,从而达到清正的名声。作为枢密副使,嘉佑六年。

此后,包拯搬迁监督皇家历史,历任京东、陕西、河北路三司户部判官。授予龙图阁直属学士和河北转运使,移至英扬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中成、三司使等职。改知告诫院,多次论劾权贵。授予龙图阁直属学士和河北,移至英扬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中成、三司使等职。

[img]766031[/img]

网络配图

包拯清正廉洁,尤其是断案公正,善断奇案闻名百姓。据说他的政府前面有一个鼓。任何敲响鼓的人都可以直接面对包拯,亲自向他诉讼。那么包拯就会公正断案,寻求真相,向举报人解释。包拯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决心英明,敢为人民申不平。所以有“包青天”和“包公”的名字,京师有“关节不到,阎罗包老”的话。

包拯墓葬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包拯墓志铭上关于包拯的死亡是这样写的:“嘉佑七年五月没有,所以他把事情当回事。送好药,辛未,所以闻不起来。

从发病到死亡,只有13天,是什么病情来得如此迅速和凶猛。最引人注目的是“送礼物”,很快就死了。所有这些都对包拯的死产生了怀疑,包拯真的是自然死亡吗?包拯活着的时候,铁面无私,敢于直接建议,所以绝对有很多贪官得罪。包拯有可能被杀而不是自然死亡吗?

[img]766032[/img]

网络配图

为了解决这个谜团,现代专家研究了包拯的遗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研究包拯遗骨。发现包拯遗骨中的钙、铁、汞含量高于现代骨,砷、铅含量低于现代骨或相似。

这不一定是真的。古人有时用朱砂来保存尸体,而朱砂含有大量的汞。此外,不排除包拯生前经常服用朱砂等物品。或者皇帝给的灵药可能是古代炼药师给的“灵丹妙药”。在这种丹药中,朱砂通常是所需要的。也不排除被毒害的可能性。


揭秘: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是怎么死的?揭秘: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是怎么死的?


  • 真正的包青天:包拯系白面书生 身高仅1.65米
  • 包拯,一位自古以来就很有名的官员,也是一位贤惠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歌剧和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

  • 《包拯二三事》主要讲什么?包拯舞刀遭质疑
  • 包拯为人公正廉洁、铁面无私、做事果断,敢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因此有“包青天”或者是“包公”的称号。后来人们又将他奉为神明...

  • 包拯包青天断案有多牛?偷牛舌案就是证明
  • 说起包青天,真的很神奇。青天!皇帝是天子,官员是青天。说起来,我觉得这个“青天”这个词真的有点不尊重——这不是说比皇帝大...

  • 历史上真的有包拯吗?真正的包拯是什么样的人?
  • 来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的包拯(999-1062)。 中进士后,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去当官。直...

  • 公德私德无亏:为什么包青天一辈子都没有朋友?
  • 读包拯事,总有几个疑惑:一是为什么他很少有朋友;二是为什么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什么不笑。史书记住...

  • 揭露包青天的破案有多牛?一头牛是答案
  • 说起包青天,真的很神奇。青天!皇帝是天子,官员是青天。说起来,我觉得这个“青天”这个词真的有点不尊重——这不是说比皇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