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悲伤的人殉难:明朝惨无人道的葬礼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中有两个地方受到历史界的批评,一个是折磨滥杀,另一个是恢复人类殉难。尤其是后者,这是最不受赞扬的。布衣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古代的葬礼有什么神秘之处?朱元璋死后,长孙朱云文继承了大位,历史上被称为建文皇帝。朱云文将在七天后完成葬礼。

[img]762013[/img]

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有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就是有许多年轻漂亮的妃子和宫女死了。朱云文遵守了遗产法令。根据古代制度,所有没有生育的后宫妃子都被埋葬,其他几个宫女也死了。历史上没有关于埋葬的具体数量的确切记录。据明末毛奇龄所写的《童史记》记载,“太祖以46个妃子陪葬孝陵,其中只有十几个宫人”。

[img]762014[/img]

人殉

有力的证据证明朱元璋埋葬了宫中的女人,朱棣把朱云文赶下了宝座。当他成为皇帝后,他处理了侄子皇帝在位时的所作所为,甚至取消了他的年号,取而代之的是朱元璋的“洪武”。目前考古还没有完全证实这么多女性是埋在孝陵还是选择另一个墓穴。然而,学术界认为,真正能陪伴朱元璋长眠的女性并不多。也许只有几个女人,比如皇后马氏、成穆贵妃孙氏、宁妃郭氏,其他人应该在孝陵附近埋葬。

明孝陵在“世界遗产申请”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探测,发现这些妃子和宫女墓一般有三个,一个是孝陵西侧的植物园,另一个是明孝陵宫墙外的西南角,第三个是孝陵右侧的区域——朱元璋让这些后宫女人死后围着他,在阴间为他服务。在明朝所有的宫妃中,当数才女郭爱的死是最悲伤和同情的。

[img]762015[/img]

朱元璋

郭爱进入明宣宗朱瞻基后宫的时间很短。仅仅20天后,38岁的朱瞻基就去世了。郭爱模仿楚辞,写下了一本“绝望的书”:“修短有数,不足也比较。生而如梦,死则觉。先亲而归,羞于失孝。心是悲伤的,但不能再,是可以哀悼的。”

据说在清圣祖玄烨之前,清代祖福临、清太宗皇太极,像努尔哈赤一样,死后都有活人殉葬。直到康熙年间,时御史朱斐上书:屠残民命,干造化之和。盗窃仪式,伤害王制之巨。今天泥信幽明,惨忍伤生,没有这样的人。丈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怕威而不敢不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服从,两者都不能为训。而且好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适。

[img]762016[/img]

人殉

殉难,在古代,这与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关注人道主义的人不会这样。其中,一些死者的妻子、妾和仆人被埋葬,以及有用的陶俑、财产和器具。他们死后,他们会把他们生前享受的一切,包括他们美丽的妻子和妾送到坟墓里。自从叶玄废除了他的葬礼以来,皇帝死后的葬礼制度真的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悲伤的人殉难:明朝惨无人道的葬礼制度悲伤的人殉难:明朝惨无人道的葬礼制度


  • 商朝时期,人殉制度已经出现 为什么史书上记录的这么少?
  • 不知道:商朝人殉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说根本没有记录是不准确的。虽然历史资料中没有详细记录过人死亡...

  • 为什么明朝还有人殉制度?真相是什么?
  • 朝鲜《李朝世宗》有一段记载:[img]411298[/img]“帝崩, 宫人殉葬者30多人。死亡当天, 所有的工资都在法庭上, 饷辍, 俱引升...

  • 明清时期的人殉制度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 孔子曾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也是对当时人殉的强烈谴责。虽然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对人类死亡的谴责从未消散,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