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1360年5月2日至1424年8月12日),汉族,安徽凤阳人,出生于当时被称为应天府的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被授予燕王称号。曾经住在家乡凤阳,对民情颇有所了解。
13年来,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加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对北方军队的影响。晚年,朱元璋太子朱标、秦王朱、晋王朱棣相继去世,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了诸王之首。朱元璋死后,继位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实施了削藩。朱迪于建文第一年(1399年)7月发动靖难之战,4年6月攻入南京夺取王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img]744916[/img]
这是朱棣的一些简介,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选择造反夺取皇位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吧!
朱元璋死后,朱迪是他最大的儿子,但他把王位传给了朱云文。当然,这是可以批评的,但对朱迪来说,他真的很想成为皇帝。结果,王位给了他的侄子。当然,他很不高兴。另一方面,他与朱元璋作战,军事能力强,这也反映在他成为皇帝后。朱云文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他叔叔能打得那么好。这给了朱迪一个赢得比赛的机会.
但造反主要是为了削藩,其实主要是为了他,他肯定不会这么做。至于为什么“如果徐达和蓝玉..还有一个朱迪不敢造反。”我觉得这些人真的很会打,朱迪和他们打架也不确定。更何况他的造反是公认的,真的是无名的。但最重要的是朱允炆的军事能力不强,但实力很强。只要有一个会打仗的指挥官,他肯定会赢。靖难之战的胜利主要取决于姚广孝对南京的攻击,这使朱迪绕过了正面战场上的强敌(据说朱云文不会打仗,把主力放在前线,后面的太空是空的)。只有直接攻击南京,俘虏朱云文,他才能成功。整个过程风险很大,几乎会输。即使姚广孝有这样一个决定性的策略,也有很大的风险,如果速度慢一点,就会陷入重围。想象一下,如果朱允炆身边有一个将军,朱迪会赢吗?
[img]744917[/img]
朱棣是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中最会打仗的一个,他刚过十岁就上了战场,建了无数武功。朱元璋晚年,王子朱标、秦王朱仙、晋王朱先后死亡,死亡的正是最有实力的。之后,朱迪是皇子中最强大的一个。北方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地区被封为燕王。为了抵御北元的攻击,朱元璋给了他很大的兵权。建文帝继位后要消番,他肯定不干,狗急还能跳墙,更何况在军中威望这么高,胜券在握的事不干白不干!而像徐达、蓝玉这样有威望的老将都没有了,没有人住在镇上,朱棣算是老资格,又是王子,一定是一呼百应。
揭露朱元璋第四子朱棣造反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