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以来,清朝皇帝彻底失去了猎人的血性和尚武精神。我们既不能立即御敌救民,也不擅长管理财务、工商、科技等诸多内务。因此,中国在世界森林中的地位越来越差,经常被列强欺负。
咸丰之后,同治和光绪二帝都不太像男人,都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被太婆玩弄,操纵在股掌上。尤其是光绪,虽然曾经想谋求改革,摆脱“母虎般的阿姨”(林语堂语),但几轮就被打倒了。连一个女人都打不过,又怎么统治四方,降龙伏虎?他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珍妃被“老佛爷”派人推进井里,却救不了,活得真窝囊。至于末代宣统小皇帝(溥仪),更是扶不上马的“阿斗”。三岁时,他被推上龙椅,看着满朝文武,哭了起来,吓得尿裤子。怎样才能成为整个国家的帝王?最后,人民的意识把清朝推向了灭亡。
[img]739140[/img]
河北遵化马兰峪的东陵和易县永宁山脚下的西陵分别埋葬了清朝的九位皇帝。光绪崇陵是最后一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帝陵。最后一位皇帝在宣统登台仅三年前就被迫退位(因此被称为“废帝”),并埋葬了清朝。此外,溥仪死时是平民,不可能重建皇陵。清陵以光绪崇陵结束。
走出北京,走读东西陵,相当于读清史,读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历程。皇帝们终于像恐龙一样绝种了。清朝离今天还不到一百年,但在观众心理上,已经远如侏罗纪了。离你我最近的侏罗纪公园清陵。阅读这部化石版的清史,一目了然。慕陵,道光,恰恰是其间的分水岭:大清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康雍乾诸拥有豪华装饰、富有敌国的陵墓,真是气象万千。从道光开始,烹饪后事就显得小气多了。慕陵的规模已经被压缩并撤回了华表、石像生(石人石兽)、明楼等装饰性建筑,没有神功碑。
[img]739141[/img]
清朝有制:任何失去国家寸土的人都不能立此。由于鸦片战争失败,道光22年(1842年)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开启了赔偿割地的先例。也不好意思给自己树碑,怎么写羞辱的笔?俗话说,不求有功却求无过,他偏偏有过大过,犯了失地的错误。失职的皇帝,厚着脸皮给自己立功的德碑,无异于扇自己耳光。而且,“政策”是不允许的。违反祖先制定的家法国法。
就这样,道光红着脸躺在不完整的陵墓里。我想他一定期待着他的后代尽快收复失地,尽快弥补罪过。否则,他会睡得很不安。死后,噩梦还在继续。清十二帝道光慕陵的名字,是道光生前精心挑选的,取仰慕列祖先的功德之意。他真的只佩服先帝们创业守业的伟大成就(比如乾隆的“十全武功”。他不仅应该仰慕,还应该感到羞愧。愧对祖先。
[img]739142[/img]
不仅仅是道光一个人羡慕。此后咸丰、同治、光绪,也只有羡慕。也为祖先奠定的基业感到羞愧。嫉妒的程度与羞耻的程度成正比,比道光好。他们赔的钱比道光多,割的地也多。直到输得精光。@ 他们的陵墓,同样没有大碑亭,石像生,有权利自己惩罚自己。地下死者羞于谈论自己的功过,不得不让墓碑缺席。这些龙子龙孙似乎挺守规矩的。
清宫秘史:清朝如何惩罚失去国土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