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主管国家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期,荀子曾三次在国家学院祭酒,相当于现任大学校长。唐朝的韩愈和明朝的崔铣(《记王忠肃公事》的作者)都曾担任国家子监祭酒。在古代的仪式上,在祭祀宴会上,最年长的人举着酒在地上祭祀,所以祭祀酒被称为尊称。战国时期,齐国下的官员也被称为祭祀酒。
[img]739319[/img]
祭酒
《续汉书·百官志二》刘昭引用汉人胡光说,所谓官名祭酒,是部门之长。汉博士之长,原名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秩六百石。此外,还有郡主祭酒、京兆祭酒、东阁祭酒等。西晋以国子祭酒为国子学之长。历代相传。
[img]739320[/img]
祭酒
北齐国子寺、隋唐国子监都擅长祭酒。历代均置。唐国子的祭酒秩序从三个产品开始。明清祭酒从四个产品开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国子监,设学县,置尚书,国子监祭酒为废。军祭酒
,也就是军师祭酒,陈寿写《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忌,改为军祭酒。魏朝是第五产品。相当于现任参谋长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是州牧的官员。长期从事,称为祭酒。师友祭酒
,汉朝制度,郡守延揽郡内人才,养在府内,专门谋议,称为散官,其地位可能相当于,历史,地位最高的人尊称为祭酒。一般来说,祭酒相当于同类官衔中地位最高的人。
揭秘【祭酒】古代官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