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死后,人们通常使用土葬、火葬或因山建陵而埋葬遗体。然而,在中国四川省宜宾市贡县、兴文、君连等县,悬崖上挂着许多棺材,尤其是麻塘坝和苏麻湾的棺材数量最多,共有260多具。经考古学家研究,这些悬棺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被称为“博人”的少数民族的一种埋葬,博人悬棺也被称为巴蜀独特。
[img]739773[/img]
网络配图
这些波人悬棺材的材料经科学鉴定为楠木。棺材盖和棺材是用硬木雕刻而成的。它们很大。每个棺材重约1000公斤,没有油漆。悬棺悬崖上还绘有许多红色彩绘岩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形象逼真。悬棺规格大小不一,一般悬棺长1.92米,宽0.47米,高0.38米;较大的悬棺长2米,宽0.5米,高0.4米。悬棺距地面的高度也各不相同,一般距地面10~50米,最高可达100米。焚人悬棺主要有四种方式。
1、木桩式。将木桩楔入岩壁,将棺材放在木桩上,这是焚人悬棺的主要方式;2、凿洞。在岩壁上凿一个水平或垂直的洞穴,把棺材放在洞穴里;3、天然溪流。稍微修整悬崖上的天然洞穴,放置棺材;4、悬崖式。将棺材放在岩石的突出部分。
据研究,这些棺材已经悬挂在悬崖上数百年了,但尽管它们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它们仍然牢牢地悬挂在高空。当人们在山风中仰望悬崖上令人生畏的棺材时,人们不禁会问:银人为什么要把死者埋在悬崖上?他们是怎么把这么重的棺材放在上面的?
至于波人埋葬死者的原因,大多数专家认为古波人希望死者吸收太阳和月亮的精华。此外,由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山脉之间,他们对山脉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死后,他们也应该埋在靠近山川的地方,以表达死者对山川的依恋。他们把棺材挂得很高,可以防止潮湿的尸体,也可以防止被盗和野兽的破坏。
[img]739774[/img]
网络配图
最受关注的问题是,所有放置悬棺的地方都在陡峭的石墙中间,周围没有路可走。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把这么重的棺材放在悬崖上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栈道论”和“吊装论”。此外,还有“洪水说”、“隧道说”、“外国游客说”等说法。
“栈道理论”认为,悬棺是通过修建栈道运输到悬崖上的溪流穴位的,即从悬崖底部或悬崖顶部逐层建造到棺材放置的地方。当它建造到所需的高度时,棺材将逐层交付。有人认为,当你沿着悬棺所在悬崖下的河流游泳时,你可以在两岸岩壁缝隙处看到一些残留的木材。持此论者认为,这些木材是摆放悬棺后拆除栈道的残留物。
然而,有些人质疑这一观点。存放棺材的悬崖大多是悬崖,悬崖极其坚硬。在工程技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在悬崖上建几米架子可能是可以的,但建几百米太难了。
同意“吊装理论”的人认为,古银人用悬索把棺材放在悬崖上。用足够结实的绳子绑住人或做成软梯,将绳子或软梯绑在悬崖顶部的固定物上,然后人们沿着绳子或软梯找到埋葬洞(或将木桩楔入悬崖),然后在洞前设置足够长的栈道,然后悬崖顶部的人用结实的绳子将密封的棺材卸到洞(或木桩),然后站在栈道上的人将其推入洞(或木桩)。
[img]739775[/img]
网络配图
然而,棺材有几千斤重。古赞人用什么机械把悬棺从悬崖上卸下来?仅仅用绳子是不可能的。
后来,有人建议古波人当时掌握了简单的滑轮技术,如绞拉滑轮等简单的机械。棺材太重了,不应该在悬崖顶上密封。很有可能是先把空棺材从悬崖上卸下来,然后把尸体卸下来,最后把盖板卸下来,悬崖下的人合上棺材。@ 再把悬崖下的人拉到悬崖顶上。
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对于技术不发达的古焚人来说,将木桩楔入陡峭的悬崖上,放置数千斤重的木棺并不容易。关于古焚人的疑云,关于悬棺的疑云依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让他们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破译悬棺千古之谜:绝壁古棺是怎么放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