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穷人饿死是很常见的,但如果他们想说皇帝饿死了,估计很多人都不相信。古代皇帝都是锦衣玉食。如果他们吃饱了,他们可能会死。他们饿死了?怎么可能!
不要相信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是活活饿死的。
齐桓公大家都很熟悉,“春秋五霸”之首,算得上有所作为的君主吧?他饿死了。齐桓公有三个妻子,但都没有孩子。为了传宗接代,他娶了六个小妻子,生了一堆儿子。齐桓公原本想立郑姬生的儿子为王子,但另一个小妻子长卫姬不甘心,于是勾结齐桓公的宠臣竖刁易牙,想办法促使齐桓公改变主意。后来齐桓公病重,儿子们开始内讧,大开杀戒,那还能管好爸爸的死活!宠臣竖刁和易牙假装把齐桓公关在一个小屋里养病,却没有人照顾和询问,既不吃也不喝。后来——当然是活活地饿死了。
[img]734708[/img]
不要先骂易牙。这个人认为他对齐桓公“忠诚”。齐桓公曾经说过他从来没有吃过婴儿肉。事实上,齐桓公只是随便说,但易牙不仅仅是随便听的。人们真的把“领导”的话当作“指示”认真执行。回家后,他们只是蒸了他们胖乎乎的小儿子,然后献给“领导”品尝。他们直接感动了齐桓公的眼泪!你说,即使是这样一个“忠诚”的下属也能饿死自己的“领导”。你能解释什么?
南北朝还有一个梁武帝,估计有人对他不太熟悉,这个梁武帝也不是酒囊饭袋,本来没有两把刷子也不能当开国皇帝。南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名萧衍。他博学能文,精通音乐、书法,年轻时曾与谢眺、沈约等名人一起被誉为“竟陵八友”,是当时文化界的名人。成为皇帝后,他在执政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国家政局稳定,国库充足,文化繁荣。梁武帝,82岁还能带兵打仗,应该死得轰轰烈烈或安安祥祥,但也饿死了。
梁武帝一生热爱佛教,自称“菩萨皇帝”,整天烧香拜佛。后来,他发展到忽视政府。早年,他没有儿子,所以他把侄子萧正德过继为儿子,封为王子。但后来,他又有了儿子,所以他把萧正德改名为西丰侯。萧正德夺回王子的位置后,勾结了外遇,最终将梁武帝囚禁在台城。梁武帝缺少食物和衣服。此外,他年纪大了,最终饿死了。他享年86岁,没有好结局。
赵武灵王比较有名,一提起他,马上就会有人想起那个著名的成语“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以绝对优势稳定了北方局势后,不再满足于最初的目标,而是将主要目标转移到中原,努力完成全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为了腾出手来拓展疆域,他把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自称“主父”,然后带领自己创造的骑兵从河套南下袭秦。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了,历史就得重写了。
[img]734709[/img]
就在赵主父雄心勃勃的时候,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因为他立赵何为王后,还在长子赵章和次子赵何为继承人的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正当他犹豫不决时,政变发生了。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来,公子章“作乱”,先杀相国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打败了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接受了他。公子李成、李兑围攻主父居住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怕父亲秋后算账,就把父亲围在宫里。“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用,探爵(小麻雀)而食用,三月多饿死沙丘宫。”
看来再大的技能,没有权力,还是要饿死,只是饿了几天!
刚才那些都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还有一个自封的“草头王”袁术,也可以说是乱世英雄。袁术自称出身“四世三公”。东汉末年,他利用黄巾起义割开一个地方后,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他甚至安排了场地当皇帝。不幸的是,他很快就赶上了自己的生命,饿死了。
[img]734710[/img]
据说袁术死得很惨。《三国志袁术传》说,袁术死后,周围没有食物。问厨房,回答说只有麦片三十斛。厨师端来麦片,袁术却咽不下去。就在六月,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袁术想喝一口蜂蜜水,也不能。袁术一个人坐在床上,叹了很久,突然尖叫道:“我袁术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啊!喊完,倒伏在床下,吐血一斗多死。
历史上不仅有君临天下的皇帝被饿死,富可敌国的富人也被饿死。以后再说这些事情。
皇帝也可怜—历史上被饿死的皇帝之谜